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潇湘神·斑竹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注释】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③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④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⑤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⑥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翻译】
  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赏析】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www.slkj.org,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斑竹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瑶瑟”,乃瑟的美称,在作者的想象中,湘灵鼓瑟必然极为哀怨,所以说“瑶瑟怨”。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的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此之谓以环境烘托心情。词中创造了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适于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了,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尽,辞止而意无穷。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作者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相关信息

  • ·《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调笑令·胡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调笑令·胡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调笑令·边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调笑令·边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注释】   ⑴杨柳枝:词牌名。又作“杨柳”。   ⑵“织锦”二句:隐括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
  •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注释】   ⑴杨柳枝:词牌名。又作“杨柳”。   ⑵“织锦”二句:隐括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
  •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出自唐朝诗人柳氏的作品《杨柳枝·芳菲节》,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注释】   “可恨”句:唐人有折柳赠别之俗。这里喻指与韩翊长年分离,不得团聚。“一叶”句:《淮南予·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纵使&r...
  •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出自唐朝诗人柳氏的作品《杨柳枝·芳菲节》,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注释】   “可恨”句:唐人有折柳赠别之俗。这里喻指与韩翊长年分离,不得团聚。“一叶”句:《淮南予·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纵使&r...
  •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潇湘神·斑竹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注释】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
  •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潇湘神·斑竹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注释】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
  •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八六子·洞房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注释】   ⑴此为现...
  • ·《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八六子·洞房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注释】   ⑴此为现存文人词中最早...
  •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八六子·洞房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注释】   ⑻辇路:帝...
  • ·《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八六子·洞房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注释】   ⑻辇路:帝王车驾经行的道路,...
  •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出自唐朝诗人皇甫松的作品《梦江南·楼上寝》,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注释】   ①寝:睡或卧。   ②残月:此处指快要落下的月亮   ③帘旌:帘额,即帘上所缀软帘。   ④秣陵:金陵,今江苏南京。   ⑤双髻:少女的发式。这里代指少女。   【...
  •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出自唐朝诗人皇甫松的作品《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其古诗全文如下: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注释】   ⑴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   ⑵菡萏: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
  •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出自唐朝诗人皇甫松的作品《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其古诗全文如下: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注释】   ⑴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   ⑵菡萏: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
  •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潇湘神·斑竹枝》,其古诗全文如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注释】   ①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②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