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出自晋朝诗人屈原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⑴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⑵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⑶三闾(lǘ)大夫:楚国官职名,掌管教育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宗族子弟。屈原曾任此职。
  ⑷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
  ⑸淈(gǔ):搅浑。《说文》:“淈,浊也。从水,屈声。一曰滒泥,一曰水出貌。”
  ⑹哺:吃。糟:酒糟。歠(chuò):饮。《说文》:“歠,饮也。” 醨(lí):薄酒《说文》:“醨,薄酒也。”。 成语:哺糟歠醨
  ⑺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⑻沐:洗头。《说文》:“沐,濯发也。”
  ⑼浴:洗身,洗澡。《说文》:“浴,洒(xǐ)身也。”洒,古同“洗”。
  ⑽察察:清洁,洁白的样子。
  【翻译】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www.slkj.org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赏析】
  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
  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从内证来说,《渔父》中的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下当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绪用轻松的笔调续写“莞尔而笑”的渔父。何况全文采用第三人称,亦与屈原作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故近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说:“《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按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这部分中,渔父上场,并开始了与屈原的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便用反问以认定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是、自信,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哺糟歠醨”,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相关信息

  •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出自于诗经作品《芣苢》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   [1]薄、言:皆语词;采,采取。这句写开始摘取芣苢。   [2]有,收藏。一说,有,获取。   [3]掇:拾取。   [4]捋(lǚ):捋取   [5]袺(jié):拉起衣衽...
  •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出自于诗经作品《芣苢》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   [1]薄、言:皆语词;采,采取。这句写开始摘取芣苢。   [2]有,收藏。一说,有,获取。   [3]掇:拾取。   [4]捋(lǚ):捋取   [5]袺(jié):拉起衣衽...
  • ·《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出自南北朝诗人何逊的作品《与苏九德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踟躇暂举酒,倏忽不相见。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注释】   ①此篇写别友之情,别时或在夏季,诗中“青袍”、“团扇”当是作者眼前所见的东西。  ...
  •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出自南北朝诗人何逊的作品《与苏九德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   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踟躇暂举酒,倏忽不相见。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   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注释】   ①此篇写别友之情,别时或在夏季,诗中“青袍”、“团扇”当是作者眼前所见的东西。  ...
  •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注释】   ⑤排雾:冲开、排开云雾。轮:月轮。月亮在云层中穿行,时时露出月轮,好像是在排云穿雾,急速地转动月轮。   ⑥似扇:古人咏扇的诗赋形容扇的圆常以月为比,如古乐府《怨歌行...
  •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注释】   ⑤排雾:冲开、排开云雾。轮:月轮。月亮在云层中穿行,时时露出月轮,好像是在排云穿雾,急速地转动月轮。   ⑥似扇:古人咏扇的诗赋形容扇的圆常以月为比,如古乐府《怨歌行...
  •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注释】   ①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   ②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③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我”之月,仍是“故...
  •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出自南北朝诗人朱超的作品《舟中望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注释】   ①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   ②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③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我”之月,仍是“故...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出自晋朝诗人屈原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
  •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出自晋朝诗人屈原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
  •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出自晋朝诗人屈原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出自晋朝诗人屈原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出自宋朝诗人汪藻的作品《点绛唇·新月娟娟》,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注释】   ①点绛唇:词牌名、《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   ②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③斗:北斗星座。山衔斗:...
  •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出自宋朝诗人汪藻的作品《点绛唇·新月娟娟》,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注释】   ①点绛唇:词牌名、《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   ②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③斗:北斗星座。山衔...
  •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南园·小树开朝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注释】   古刹:古寺   岚:山头云气   破月:农历月半以后的月亮   【翻译】   树丛里的小路在晨光中渐渐开朗,细嫩的杂草夜来被烟雾湿染。柳絮落满河边,令人惊奇,...
  •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南园·小树开朝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注释】   古刹:古寺   岚:山头云气   破月:农历月半以后的月亮   【翻译】   树丛里的小路在晨光中渐渐开朗,细嫩的杂草夜来被烟雾湿染。柳絮落满河边,令人惊奇,...
  •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出自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赠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注释】   ⑴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相传他长相秀美,风流倜傥。   ⑵巫山:指神女。   ⑶云雨无情:指男女间的私情。   ⑷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怀王之子。   【翻译】   曾经留下宋玉的旧衣裳,惹得巫山...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出自晋朝诗人屈原的作品《渔父》,其古诗全文如下: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