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①绿杨曾折: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②不语垂鞭:引用唐温庭筠《晓别》诗:“上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垂鞭,放马慢行。
  ③衰草:指秋天的草。
  ④意绪:心绪;心情。南齐王融《咏琵琶》:“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⑤萧关:关口名。在今甘肃平凉县,古为西北边地要塞。
  ⑥行役:指因公务而长期在外跋涉。
  ⑦成今古:谓今与古距离遥远,实为感叹光阴易逝。
  ⑧几许:多少。
  【翻译】
  又来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骑马默默垂鞭徐行,心绪沉沉惝恍迷离,在无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无边已了无生趣。大雁远去关塞遥远。天涯羁旅之苦却也无妨,只可恨那西风吹散吹灭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梦。明天,行程还在延续,乍寒的新雨打湿衣衫,更觉凄冷孤单。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在外,路过旧日与亲友分别www.slkj.org的地方,而引起的惆怅之情。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然而又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先看首句,“又到绿杨曾折处”,诗人不直陈痛楚,而将其深隐于“绿杨”依依之中,这种隐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层。更重要的是,一个“又”一个“曾”,完成了时空上的移位与重叠。故地重游,绿杨依旧,一如当初折柳相望、依依不舍之时(因“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谁料如今物是人非,竟只剩下自己孤独漫游。昨天——今天,两个既同又异,亦幻亦真的片断,彼此交叠,诗句便多了一层深婉迷离的意趣。这种不经意(这种不经意的写法必定经过诗人精妙的提炼才不露斧痕)营造的时空上的错乱,近乎幻觉,也接近了思念的极致。试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么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铺而下,其实布局精巧。“不语”承接首句的惝恍迷离的状态,而“垂鞭”已将诗人的思绪引回到现实之中。“垂鞭”意指诗人心绪沉重,纵马缓行。马足所及,又轻轻勾连“踏遍”一句。从时间上看,这两句完成了从“昨”到“今”的交接,回忆转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现实、意念成灰的自己;而从空间上看,这两句将思绪由“折柳处”引向了“衰草连天”更为广褒的空间。于是诗人在现实中痛感自己的孤单无依,也不得不面对无边无际的“清秋”“衰草”,无力地抵挡着秋意凄凉的侵蚀。意犹未尽,“雁声”又将秋意带到“萧关”更遥远的地域;一个“远”字,令愁情绵延不尽。 下片的“天涯”收结了上文,也极言“行役”之遥远之漫长。分明苦不堪言,偏偏还说“不恨”,翻出新意,更为后文“只恨西风”伏笔——原来还有可恨之事甚于“天涯行役”之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出语新巧、奇警,含意蕴藉、深长。“吹梦”之说不是首创,较早见于南朝民歌《西洲曲》:“南风吹我意,吹梦到西洲”。但两者各尽其妙,并不雷同。风吹梦,本来给人以无限迷朦、无尽怅惘的意味,由典故中的熏暖的“南风”变为可恨的“西风”,却陡增了几分凌厉、残酷的意味。如果说南风是传递爱情的浪漫信使,为何西风却要一下子将美梦吹散吹灭?只因诗人所要抒发是天涯羁旅、人各一方的怨恨,而不是《西洲曲》中少年春心萌动、欲诉相思的闲愁。把梦吹成了“今古”应属诗人首创,妙就妙在:它在前面对空间极力拓宽的基础上,进而完成了对时间的无限延伸——于是,诗歌的时空结构便变得更加辽阔、苍茫了。
  最后以“明日客程”收结,一片“雨”色里,全诗笼罩在朦胧凄冷的情调之中。总而言之,在这首短小的词里,诗人着意拓展了诗歌的时空,遂令天之悠悠、地之茫茫,无时不怀想,无处不相思,写出了思念之极致。这份穿越时空的思念,才是真正的“地久天长”。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相关信息

  •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①绿杨曾折: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②不语垂...
  •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注释】   ⑴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
  •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注释】   ⑴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
  •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其古诗全文如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注释】   ①谢家庭院:指南朝宋谢灵运家,灵运于会稽始宁县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亦指闺房。晋谢奕之女谢道...
  •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其古诗全文如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注释】   ①谢家庭院:指南朝宋谢灵运家,灵运于会稽始宁县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亦指闺房。晋谢奕之女谢道...
  •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注释】   ①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②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这里指花。   ③懊侬:烦闷。这里...
  •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注释】   ①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②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这里指花。   ③懊侬:烦闷。这里...
  •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注释】   (1)翻乐府:指填词。翻,按曲调作歌词,白居易《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欧阳修《蝶恋花》:“红粉佳人翻丽...
  •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①绿杨曾折: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②不
  •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其古诗全文如下: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注释】   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2、莲漏:即莲花漏。宋毛滂《武陵春》词:“留...
  •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其古诗全文如下: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注释】   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2、莲漏:即莲花漏。宋毛滂《武陵春》词:“留...
  •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注释】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
  •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注释】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
  •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
  •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
  •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rdq...
  •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rdquo...
  •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①绿杨曾折: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