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⑸亭亭:高耸的样子。
  ⑹陵谷变:山陵变成深谷,深谷变成高山。因馀干县城后从山上搬到山下,所以说“陵谷变”。
  ⑺弋阳溪:弋阳与馀干相连的一条小溪,在信江中游。
  【翻译】
  登上孤城,空旷天低只觉人与白云齐,楚水以西像万古荒原没有人迹。当年的官舍秋草淹没,空空如洗;城垛尚在,夜乌栖息,发出哀啼。平沙辽远渺渺使人迷茫,落日亭亭而下比客人低。飞鸟不知道古城变深谷,朝来暮去悠然绕在弋阳溪。
  【鉴赏】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视角再次转移,诗人在颈联中着意描写城外的景象。站在城头向远处眺望,只能看见茫茫的沙地,大风骤起,卷起遮天蔽日的黄沙,向着天边无尽处卷席而去;此时正是黄昏时分,落日西垂,渐渐地快与城上的游客在同一高度上了。县城周围,理应是村舍农田,而诗中却尽是茫茫“平沙”;再者,县城治所虽然迁移,不该导致所有百姓随之搬迁,可这里的人却纷纷选择了离开了。联系当时背景,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七年之久,战区自然是烽火遍地,其他州县自然也会受到战争的影响,趁乱而起的诸侯、盗寇,无不成了鱼肉百l姓的黑暗力量。举国上下,为了保命,为了生存,人民莫不纷纷迁徙,背井离乡。颈联中的“落日”,既是自然景观,又暗含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只有无知的鸟儿不懂历史变迁和国势盛衰,不分朝暮地在弋阳溪水上飞来飞去www.slkj.org。尾联化用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的诗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十月之交》旨在通过写周幽王时期发生的日食以及后来一系列“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的自然灾难,以对当时西周统治者宠信小人、政治腐败的现状提出警告。刘长卿把《十月之交》中的名句化川在这首诗里,看似闲笔,实际上是委婉地对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提出批判,又有劝诫之意,比之正面警示更加含蓄,也更深刻。
  这是一首山水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所描绘的山水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的。荒凉古城,无可赏心悦目,并非欣赏对象,而只是诗人思想的例证,感情的寄托,引人沉思感伤,缅怀历史,鉴照现实。所以这诗不但在处理题材中有虚构和想象,而且在诗的结构上也突出于表现诗人情怀和自我形象。诗人满怀忧国忧民的心情,引导人们登临这高险荒凉的古城、空城、荒城、指点人们注意那些足以引为鉴戒的历史遗迹,激发人们感情上共鸣,促使人们思想上深省。
  从形式美学上看,这首诗歌在结构上呈现出了一种内在的美学对称。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形成了诗歌画面的近景与远景,色彩与声响。首尾两联各用一个主语,句式相似,对应工稳。巧妙的诗歌结构不仅保持了诗歌形式上的对称之美,更形成了诗歌音律节奏的和谐变化。特别是首尾两联语意绵密,上下勾连,一气不断,更是产生了不同的音律效果。首联迫促,如异峰突起,强化了孤城的万古荒凉,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觉震撼效果。尾联低缓,便于诗人悲痛压抑情感的抒发,有如幽谷哀筝,幽恨绵长。诗歌就在结构的统摄之下,不为篇幅所窘,不为法度所限,于严格的体式中,气韵飞动,神思飞扬。使这座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馀干县城,不仅是一座孤城,更是一座诗人心灵的荒城。无怪乎前人评说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能写得如此沉迷哀婉、深沉悲凉,且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正是诗人“炼饰”功夫所至。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相关信息

  •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⑴馀干:唐代饶州馀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馀,即余。   ⑵孤城:馀干古城原在一座小山上,故称“孤城”。   ⑶...
  •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⑴馀干:唐代饶州馀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馀,即余。   ⑵孤城:馀干古城原在一座小山上,故称“孤城”。   ⑶...
  •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题灵佑和尚故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注释】   ①灵佑和尚:俗姓赵,福州人。曾参学于百丈禅师,后至湖南大沩山结茅传法。人称沩山大师,为禅宗沩仰宗开创者之一。于853...
  •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题灵佑和尚故居》,其古诗全文如下: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注释】   ①灵佑和尚:俗姓赵,福州人。曾参学于百丈禅师,后至湖南大沩山结茅传法。人称沩山大师,为禅宗沩仰宗开创者之一。于853...
  •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送灵澈上人还越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注释】   ①沃州: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相传晋高僧支遁曾隐居于此   ②闭关:闭门谢客。佛教中,信徒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七日)...
  •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送灵澈上人还越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注释】   ①沃州: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相传晋高僧支遁曾隐居于此   ②闭关:闭门谢客。佛教中,信徒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七日)...
  •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注释】   ⑺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
  •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观别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   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   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注释】   ⑺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唐刘商《胡笳十八拍》诗:“...
  •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⑸亭亭:高耸的样子。   ⑹陵谷变:山陵变成深谷,深谷变成高山。因馀干县城后从山上搬到山下,所以说“陵谷
  •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⑸亭亭:高耸的样子。   ⑹陵谷变:山陵变成深谷,深谷变成高山。因馀干县城后从山上搬到山下,所以说“陵谷变&rdquo...
  •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渡河到清河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注释】   ⑴河:指黄河。清河:唐贝州治所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西。唐济州属河南道,贝州属河北道,由济州治所渡河西北行,即可至清河。   ⑵大河:即黄河。《楚辞·九章&middot...
  •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渡河到清河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注释】   ⑴河:指黄河。清河:唐贝州治所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西。唐济州属河南道,贝州属河北道,由济州治所渡河西北行,即可至清河。   ⑵大河:即黄河。《楚辞·九章&middot...
  •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释】   ⑴刘司直:作者友人,生平字号不详。司直: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安西:指安西都护府。   ⑵绝域:指极远的地域,此指西域。《管子·七法》:&ldqu...
  •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释】   ⑴刘司直:作者友人,生平字号不详。司直: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狱)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安西:指安西都护府。   ⑵绝域:指极远的地域,此指西域。《管子·七法》:&ldqu...
  •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释】   ⑹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
  •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刘司直赴安西》,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释】   ⑹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
  •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释】   裴迪,王维诗友,早年同居终南山,后常伴王维隐居辋川,游览赋诗,琴樽相乐。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长安朱雀街东...
  •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作品《登余干古县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释】   ⑸亭亭:高耸的样子。   ⑹陵谷变:山陵变成深谷,深谷变成高山。因馀干县城后从山上搬到山下,所以说“陵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