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注释】
  ⑼既济:已经渡过溪水。出林鹤:像飞出树林的鹤一样伸着脖子站立。
  ⑽涉:涉水,指经过溪水。鹤俯啄:像鹤一样低头啄食。
  ⑾马中龙:最好的一匹马。
  ⑿尾摇风:尾巴摇动而产生了风。
  ⒀韩生:指韩干。
  ⒁苏子:指苏轼。
  ⒂伯乐:古代善相马者,秦穆公时人。一说为赵简子之臣。
  【翻译】
  两马并驾八只蹄子并接一起,两马弯下颈马鬃和马尾一样高。前马后蹄踢着后马重量压在前蹄,后马往后退避长声嘶鸣。长胡子的看马老头向后看去,上辈子是马能听懂马语。后边的八匹有行走的有饮水的,细微流水流向马嘴似能听到水流声。前马渡过河水像飞出树林的鹤伸长着脖子,后马想要渡河像鹤低头啄食一样。最后一匹是马中之龙,不嘶鸣身也不动尾巴摇出了风。韩干画马如同真马,苏子作诗如画作一般。世上没有伯乐也没有善于画马的韩干,这些诗这些画谁能看懂。
  【鉴赏】
  接下去,由写人回到写马,而写法又与前四句不同。“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八马饮水,微流吸入唇吻,发出汩汩wwW.sLkJ.oRG的响声。一个“后”字,确定了这八匹与前七匹在画幅上的位置:前七匹,早已过河;这八匹,正在渡河。八马渡河,有前有后,于是又分为两组。“前者既济出林鹤”,是说前面的已经渡到岸边,像“出林鹤”那样昂首上岸。“后者欲涉鹤俯啄”,是说后面的正要渡河,像“鹤俯啄”那样低头入水。四句诗,先合后分,共写八马。
  “最后一匹马中龙”一句,先叙后议,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周礼·夏官·庾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说这殿后的一匹是“马中龙”,已令人想见其骏伟的英姿。紧接着,又来了个特写镜头:“不嘶不动尾摇风。”“尾摇风”三字,固然十分生动、十分传神;“不嘶不动”四字,尤足以表现此马的神闲气稳、独立不群。别的马,或者已在彼岸驰骋,或者即将上岸,最后面的,也正在渡河。而它却“不嘶不动”,悠闲自若,就因为它是“马中龙”。所谓“蹄间三丈是徐行”,不担心拉下距离。
  认为“据公诗马十四匹”的王文诰,既没有发现“奚官”所“骑”的那匹马,又搞混了这“最后一匹”马。他说:“此一匹,即八匹之一,非十五匹也。”其实,从句法、章法上看,这“最后一匹”和“后有八匹”是并列的,不能说它是“八匹之一”。
  十四匹马逐一写到,还写了“奚官”,写了河流,却一直未提“韩干”、也未说“画”。形象如此生动,情景如此逼真,如果始终不说这是韩干所画,读者就会认为他所写的是实境真马。然而题目又标明这是题韩干画马的诗,通篇不点题,那是不妥的。所以接下去便点题。归纳前面所写,诗中得出了“韩生画马真是马”的结论。“画马真是马”,这是对韩干的赞词。而作者既赞韩生,又自赞,公然说:“苏子作诗如见画。”到下面两句,才表明作者之所以既赞韩生又自赞,是为全诗的结尾作铺垫。韩生善画马,苏轼善作画马诗;从画中,从诗中,都可以看到真马,看到“马中龙”。可是,“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意思是,世间没有善于相马的伯乐和善于画马的韩干,连现实中的骏马都无人赏识,又何况是画中的马、诗中的马。既然如此,韩生的这画、苏轼的这诗,还有谁去看呢?两句诗收尽全篇,感慨无限,意味无穷。
  全诗只十六句,却七次换韵,而换韵与换笔、换意相统一,显示了章法上的跳跃跌宕,错落变化。这首诗的章法,前人多认为取法于韩愈的《画记》。如洪迈《容斋五笔》卷七和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都这样说。这种说法没有错,但这首诗穷极变化,不可方物,更多的是受了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的启发。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相关信息

  •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
  •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
  •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
  •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
  •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
  •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wwW.sLkJ.oRG落天深黑。   江心似...
  •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游金山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释】   ④鲁叟:指孔子。乘桴——乘船。桴,小筏子。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
  •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
  •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出自唐朝诗人张潮的作品《采莲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注释】   ⑴采莲词:六朝乐府已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等。唐代《采莲子》七言四句带和声,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看出受民歌的影响。   ⑵沙头:即江岸,因为江岸常有河沙淤积,故称。   ⑶赖:亏得,幸好。   ⑷莲舟:...
  •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出自唐朝诗人张潮的作品《采莲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注释】   ⑴采莲词:六朝乐府已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等。唐代《采莲子》七言四句带和声,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看出受民歌的影响。   ⑵沙头:即江岸,因为江岸常有河沙淤积,故称。   ⑶赖:亏得,幸好。   ⑷莲舟:...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闺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伏波营: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
  •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闺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伏波营: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
  •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闺怨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注释】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翻译】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在分手的地方还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赏析】   这组诗为思...
  •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闺怨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注释】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翻译】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在分手的地方还说什么,那就是WwW.sLkJ.oRG一场生离死别啊。   【赏析】  ...
  •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失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着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注释】   ⑴阴山: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阴山山脉,这里指北方的高寒地区。   ⑵探水:寻找水。帐:帐篷,犹今蒙古包。   【翻译】   大风卷起...
  •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着弓抄》--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着弓抄”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失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着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注释】   ⑴阴山: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阴山山脉,这里指北方的高寒地区。   ⑵探水:寻找水。帐:帐篷,犹今蒙古包。   【翻译】   大风卷起...
  •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韩干马十四匹》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