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乙卯重五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着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wWw.sLkj.oRG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翻译】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相关信息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乙卯重五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wWw.sLkj.oRG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
  •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⑴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⒓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⑶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⑷簪缨:当时官僚...
  •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⑴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⒓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⑶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⑷簪缨:当时官僚...
  •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rd...
  •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WWw.sLkj.oRG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
  •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WWw.sLkj.oRG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
  •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
  •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踏莎行·碧海无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注释】   ⑴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
  •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乙卯重五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r
  •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初夏即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注释】   石梁:石桥   弯碕:曲岸   溅溅:流水声   陂:池塘   【翻译】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wWw.sLkj.oRG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碧...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
  •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
  •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
  •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乙卯重五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