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踏莎行·碧海无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注释】
  ⑴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⑵碧海:传说中的海名。《海内十洲记》:“ 扶桑在东海 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⑶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WWw.sLkj.oRG台基。”
  ⑷思量:考虑;忖度。
  ⑸意中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
  ⑹绮席: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
  ⑺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唐陶翰《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⑻红笺:红色笺纸。唐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此化用之。附:带去。
  【翻译】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赏析】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赋性“刚峻”(《五朝名臣言行录》),处事谨慎,没有流传什么风流艳事。他自奉俭约,但家中仍然蓄养歌妓,留客宴饮,常“以歌乐相佐”(《避暑录话》)。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但晏殊写的这类词,也不像完全脱离自身生活的客观描写,这首《踏莎行》小令,就是这样的一首词。
  此词写别情。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楚辞·离骚》有瑶台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说要往海上仙山,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此时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它和作者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词中的“山长水阔知何处”,同一意境。
  下片,“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写“意中人”去后,尘凝雾掩,遗迹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红笺小字凭谁附”,音讯难通,和《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最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比较起来,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妙极,还是失之显露;而作者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词中的“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另一首《踏莎行·小径红稀》的“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结笔的妙处正相同,都是以景结情。
  这首词写离愁别恨,侧重“轻别”,有其“个性”;它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婉转含蓄,不脱晏殊词的特点;而结笔为最妙,蕴藉而韵高,尤堪玩赏!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相关信息

  •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出自宋朝诗人寇准的作品《书河上亭壁》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注释】   ①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   ②河,黄河   ③凭,靠。危,高   ④萧萧,风声   ⑤危槛:高高的栏杆   【翻译】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
  •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出自宋朝诗人寇准的作品《书河上亭壁》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注释】   ①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   ②河,黄河   ③凭,靠。危,高   ④萧萧,风声   ⑤危槛:高高的栏杆   【翻译】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
  •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出自宋朝诗人钱起的作品《江行望匡庐》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注释】   匡庐:庐山。   云雾窟:云雾缭绕的懂窟。   【翻译】   因为风雨而使我发愁,近在咫尺的庐山却不能攀登。我怀疑在云雾缭绕的洞穴之中,还有六朝时期的僧侣。   【赏析】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出自宋朝诗人钱起的作品《江行望匡庐》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注释】   匡庐:庐山。   云雾窟:云雾缭绕的懂窟。   【翻译】   因为风雨而使我发愁,近在咫尺的庐山却不能攀登。我怀疑在云雾缭绕的洞穴之中,还有六朝时期的僧侣。   【赏析】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出自宋朝诗人严蕊的作品《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翻译】   说是梨花,但不是,说是杏花,也不是,颜色红白相间,此花的风韵别具一格,超凡脱俗!还记得吗?在武陵的那一醉。   【赏析】   对这首小令,先且不谈背景,直单微欣赏之,别有逸趣。 ...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出自宋朝诗人吴惟信的作品《苏堤清明即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注释】   ①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   ②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Ⅱ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④笙歌,乐声、歌声。   ...
  •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注释】   ⑷奴:作者自称。   ⑸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   ⑹“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 ·《怕郎猜wwW.sLkj.oRG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注释】   ⑷奴:作者自称。   ⑸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   ⑹“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踏莎行·碧海无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注释】   ⑴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
  •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踏莎行·碧海无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注释】   ⑴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
  •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
  •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①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WWw.sLkj.oRG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
  •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WWw.sLkj.oRG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
  •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⑤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⑥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rd...
  •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⑴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⒓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⑶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⑷簪缨:当时官僚...
  •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⑴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⒓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⑶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⑷簪缨:当时官僚...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乙卯重五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   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wWw.sLkj.oRG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
  •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踏莎行·碧海无波》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注释】   ⑴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