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终南山别名。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传说天帝居所。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ǎi):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海隅(yú):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以天上星宿配地上州国称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hè):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翻译】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http://www.slkj.org/c/2919.html。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鉴赏】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 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相关信息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终南山别名。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终南山别名。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
  •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终南山别名。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
  •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   2、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翻译】   寒冬过后的山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渡头:渡口   2、墟里:村落   3、孤烟:直升的炊烟   【翻译】   寒冬过后的山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河也开始缓缓流淌。我拄杖倚在我家柴屋门...
  •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翻译】   寒冬过后的山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河也开始缓缓流淌。我拄杖倚...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   2、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旅夜书怀》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终南山别名。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过香积寺》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1、香积寺:香积寺在陕西西安长安区韦曲镇西南的神禾原,距西安城南17公里。建于唐高宗李治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是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安葬和祭拜其第二祖师善导和...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过香积寺》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1、钟:寺庙的钟鸣声   【翻译】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无人的石径旁丛生古树,深山里是何处响起钟声。流泉声咽,穿过峭立的崖石;日色清冷,照着...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过香积寺》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1、咽:呜咽   2、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3、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翻译】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无人的石径...
  •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过香积寺》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1、薄暮:黄昏   2、曲:水边   3、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   4、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翻译】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无...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梓州李使君》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1、杜鹃:布谷鸟   【翻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像泻着百道清...
  •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梓州李使君》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1、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2、树杪(miǎo):树梢   【翻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山里昨晚不停地...
  •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梓州李使君》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1、橦(tó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2、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   3、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   ...
  •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梓州李使君》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1、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2、翻:翻然改变,通“反”   3、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终南山》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终南山别名。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