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偶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翻译】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下面是原扬州大学教授李廷先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韩愈也有“事随日生”的诗句,意思相同。当时正是唐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的混乱时期。诗人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每当这种时候,诗人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他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这位年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然Www.SLkJ.OrG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他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也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而依然保持着傲岸刚直的性格。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尚义行侠的有形刀早已弃而不用,而自古以来迭代相传的正义感、是非感,却仍然珍藏在作者胸怀深处,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刀光熠烁,气冲斗牛。然而因为社会的压抑,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这是十分苦痛的事情。他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的情绪十分激愤。诗人正是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他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歌的独特风格。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相关信息

  •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出自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农家望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鉴赏】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
  •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出自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农家望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鉴赏】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
  •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⑵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⑶匈...
  •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⑵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⑶匈...
  •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Www.SLkJ.OrG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⑵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
  •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出自唐朝诗人缪氏子的作品《赋新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注释】   赋新月:描写,歌咏新月。赋,铺写,歌咏。新月,阴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即初月。   未上弦: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   碧霄:蓝天。   ...
  •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出自唐朝诗人缪氏子的作品《赋新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注释】   赋新月:描写,歌咏新月。赋,铺写,歌咏。新月,阴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即初月。   未上弦: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   碧霄:蓝天。   ...
  •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龙荒:荒原   【翻译】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
  •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偶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偶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翻...
  •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出自唐朝诗人香严闲禅师的作品《瀑布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鉴赏】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
  •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出自唐朝诗人香严闲禅师的作品《瀑布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鉴赏】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省试湘灵鼓瑟》,其古诗全文如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释】   ⑴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   ⑵鼓:一作“拊”。云和瑟:云和,古...
  •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释】   ⑴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⑵簟:竹席。   ⑶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⑷星河:即银河。   ⑸...
  •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释】   ⑴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⑵簟:竹席。   ⑶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⑷星河:即银河。   ⑸...
  •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作品《戏赠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注释】   ①辘轳:用手动绞车牵引水桶自井中汲水的提水工具   ②縻绠:绳索。 陈三立《江行杂感》诗之一:“中宵镫火辉,有涕如縻绠。”   ③同怀人:即志同道合之人   【...
  •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夜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释】   1、蛩:蟋蟀。   【翻译】   蝗虫鸣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隔着窗子知道下起了夜雨,(是因为)芭蕉先发出了声音。   【鉴赏】   白居易的这首诗,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
  •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偶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