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出自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农家望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鉴赏】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Www.SLkJ.OrG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相关信息

  •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⑵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⑶匈...
  •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⑵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⑶匈...
  •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Www.SLkJ.OrG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⑵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
  •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出自唐朝诗人缪氏子的作品《赋新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注释】   赋新月:描写,歌咏新月。赋,铺写,歌咏。新月,阴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即初月。   未上弦: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   碧霄:蓝天。   ...
  •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出自唐朝诗人缪氏子的作品《赋新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注释】   赋新月:描写,歌咏新月。赋,铺写,歌咏。新月,阴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即初月。   未上弦:阴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弓弦。称上弦,上弦,是说新月还没有还没有到半圆。   碧霄:蓝天。   ...
  •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龙荒:荒原   【翻译】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
  •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龙荒:荒原   【翻译】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
  •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注释】   帝子,指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即指图画   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于洞庭湖中。相传娥皇、女英曾游此处,故名君山   【翻译】   舜帝...
  •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出自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农家望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鉴赏】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
  •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出自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农家望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鉴赏】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
  •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偶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翻...
  •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出自唐朝诗人刘叉的作品《偶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翻...
  •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出自唐朝诗人香严闲禅师的作品《瀑布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鉴赏】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
  •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出自唐朝诗人香严闲禅师的作品《瀑布联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鉴赏】   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宣宗愿意续成。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作品《省试湘灵鼓瑟》,其古诗全文如下: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释】   ⑴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   ⑵鼓:一作“拊”。云和瑟:云和,古...
  •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释】   ⑴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⑵簟:竹席。   ⑶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⑷星河:即银河。   ⑸...
  •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释】   ⑴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⑵簟:竹席。   ⑶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⑷星河:即银河。   ⑸...
  •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出自唐朝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农家望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鉴赏】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