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1、还:再
  2、此:此处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归舟上是洛阳的游子,回头望去,看到广陵城的树,耳边响起残余的钟声。今天在这里和你分别,何处还能再相遇。世事就像波浪中的船,不论顺流逆流又怎么能停得住呢。
  【鉴赏】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诗人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wWW.slkJ.org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试想: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相关信息

  •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1、归桌: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2、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归舟上是洛...
  •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1、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   2、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
  •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九十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释】   ⑴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水经注》记载:&...
  •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释】   ⑴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水经注》记载:&...
  •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释】   ⑴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水经注》记载:&...
  •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释】   ⑴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水经注》记载:&...
  •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出自唐朝诗人綦毋潜的古诗作品《春泛若耶溪》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注释】   ⑴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寰宇记》记载:“若耶溪在会稽县东二十八里。”《水经注》记载:&...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秋登兰山寄张五》第六句,其全文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1、无   【翻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
  •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1、还:再   2、此:此处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归舟上是洛阳的游子,回头望去,看到广陵城的树
  •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1、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   2、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
  •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寄全椒山中道士》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1、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2、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翻译】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
  •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寄全椒山中道士》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1、荆薪:柴草   2、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翻译】   今...
  •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寄全椒山中道士》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1、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   2、风雨夕:风雨之夜   【翻译】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
  •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寄全椒山中道士》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1、空山:空寂的深山   2、行迹:来去的踪迹   【翻译】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子夜秋歌》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翻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子夜秋歌》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翻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子夜秋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翻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
  •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桌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   1、还:再   2、此:此处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归舟上是洛阳的游子,回头望去,看到广陵城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