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夏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越王:指越王勾践
  【翻译】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鉴赏】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那”,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着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以合理的WwW.slKJ.OrG想象来补足: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这等于是提醒读者:“到底是因为吴王夫差好色之过,还是由于西施成了亡吴的关键?如果西施是灭亡吴国的关键,那么越国在后来的灭亡又是因为什么?”李白没有对后续的发展着墨,并不是他写不出,而是他有意不写。这样做,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相关信息

  •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夏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ld...
  •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夏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ld...
  •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其古诗全文如下: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注释】   ⑴按《唐书·百官志》,左右十四卫及太子左右六率府,皆有郎将,乃五品...
  •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出自唐朝诗人开元宫人的作品《袍中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鉴赏】   开元年间,为了赏赐戍边的将士,唐玄宗命令宫女做了大量用以御寒的棉衣。宫女佩兰本是江南的一个才女,被选入深宫后,自知再无出去的希望,每日闷闷不乐,常以诗消遣。那日也...
  •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出自唐朝诗人开元宫人的作品《袍中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鉴赏】   开元年间,为了赏赐戍边的将士,唐玄宗命令宫女做了大量用以御寒的棉衣。宫女佩兰本是江南的一个才女,被选入深宫后,自知再无出去的希望,每日闷闷不乐,常以诗消遣。那日也...
  •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送冷朝阳还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注释】   ⑴冷朝阳:生卒年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⑵缆:绳。木兰船:指用木兰树材制成的船,有时用作船wWW.slKJ.OrG的美称。  ...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塞上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两...
  •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作品《除夜有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   骨肉:指有血统关系的骨肉亲人。   僮: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   那堪:哪能受得了。   岁华:年华。   【翻译】   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乱山上...
  •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夏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
  •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出自唐朝诗人王淇的作品《春暮游小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注释】   (1)褪残妆:指梅花脱落,凋谢   (2)酴醾:落叶灌木   (3)天棘:即天门冬,一种藤本植物,叶退化成针状,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叶细如青丝,寺院庭槛中多植之可观。故有丝丝天棘之说   (4)莓:本义:苔藓。转指:蔓生草本植物 ...
  • ·《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出自唐朝诗人王淇的作品《春暮游小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注释】   (1)褪残妆:指梅花脱落,凋谢   (2)酴醾:落叶灌木   (3)天棘:即天门冬,一种藤本植物,叶退化成针状,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叶细如青丝,寺院庭槛中多植之可观。故有丝丝天棘之说   (4)莓:本义:苔藓。转指:蔓生草本植物 ...
  •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作品《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 曙》,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鉴赏】   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风,是古人常用来表示怀念...
  •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赵昌寒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鉴赏】   第一句是对菊花的描写。轻肌、弱骨这样的字眼,带有一定的拟人色彩,主要是诗人的主观感情的外射。葩,就是花。这一句从肌、骨,一直写到花本身,是全面的概述。第二句是对花的姿态的更一步描写。如果说第...
  •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出自唐朝诗人邵康节的作品《一去二三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鉴赏】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出自近代诗人夏明翰的作品《就义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注释】   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真:真理   后来人:革命下一代   【翻译】   砍掉头颅并不可怕,只有我的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把我夏明翰杀了,还有大批的革命后代。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前两句“砍头不要紧...
  •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出自近代诗人夏明翰的作品《就义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注释】   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真:真理   后来人:革命下一代   【翻译】   砍掉头颅并不可怕,只有我的信仰共产主义是真理。把我夏明翰杀了,还有大批的革命后代。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诗的前两句“砍头不要紧...
  •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出自唐朝诗人古乐府的作品《长门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翻译】   从整首诗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横斜为远景、以空屋流萤为近景的月夜深宫图。境界是这样阴森冷寂,读者不必看到居...
  •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夏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萏: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