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竹里馆》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深林:指“幽篁”
  2、相照:与“独坐”对应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赏析】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WWw.sLKj.org。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着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相关信息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竹里馆》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2、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3、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鹿柴》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鹿柴》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古诗作品《次北固山下》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1、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翻译】   行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潮水涨满,两岸...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古诗作品《次北固山下》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1、海日:海上的旭日   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夜将尽而未尽的时候   【翻译】   行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潮水涨满,两岸...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古诗作品《次北固山下》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1、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2、风正:风顺(而和)   3、悬:挂   【翻译】   行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潮水涨满,...
  •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古诗作品《次北固山下》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1、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北临长江   3、客路:旅途   【翻译】   行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十五夜望月》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⑴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杜郎中,名杜元颖。   ⑵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⑶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⑷鸦:鸦雀。   ⑸冷露:秋天的露水。   ⑹尽:都。   ⑺秋思:...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竹里馆》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深林:指“幽篁”   2、相照:与“独坐”对应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赏析】   《竹里馆》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元二使安西》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使:到某地;出使   2、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3、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送元二使安西》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君:指元二   2、更:再   3、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翻译】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⑴木兰花:词牌名。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⑴木兰花:词牌名。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⑴木兰花:词牌名。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⑴木兰花:词牌名。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竹里馆》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深林:指“幽篁”   2、相照:与“独坐”对应   【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赏析】   《竹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