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歌:歌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wWw.sLKj.org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相关信息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裁:用剪刀裁剪   2、开:相映争艳   【解说】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赏析】  ...
  •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1、骝:骝马   2、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缓行的样子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
  •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1、游:游荡   2、袂:衣袂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
  •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1、明:明亮,光明   2、袂:衣袂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
  •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1、采莲女:以采莲为生的女子   2、语:说话的声音   【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柴侍御》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
  •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送柴侍御》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一...
  •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春宫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   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   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   ⑷平阳歌舞:指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歌:歌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古诗作品《凉州词》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2、欲:将要   3、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4、催:催人出征   【解说】   ...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古诗作品《凉州词》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2、君:你   3、征战:打仗   【解说】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纵纵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
  •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古诗作品《子夜春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注释】   1、满林:充满整个树林   【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满树林都是香气,这时候可不能忘了去春游。落花随风飞舞,好像都被春风吹落了,长长的柳枝折下一截还是...
  •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古诗作品《子夜春歌》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注释】   1、折:向下曲折   【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满树林都是香气,这时候可不能忘了去春游。落花随风飞舞,好像都被春风吹落了,长长的柳枝折下一截还是显得那...
  •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古诗作品《子夜春歌》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注释】   1、塞:穿着的意思   【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满树林都是香气,这时候可不能忘了去春游。落花随风飞舞,好像都被春风吹落了,长长的柳枝折下一截还是显得...
  •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古诗作品《子夜春歌》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注释】   1、渭:渭水   【翻译】   春天WWw.sLKj.org的气息已经来到,满树林都是香气,这时候可不能忘了去春游。落花随风飞舞,好像都被春风吹落了,长长的柳枝折下一截还...
  •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雨过山村》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   ⑴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⑵妇姑:嫂嫂和小姑。   ⑶相唤:互相呼唤。   ⑷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⑸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
  •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雨过山村》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   1、妇姑:嫂嫂和小姑   2、相唤:互相呼唤   3、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4、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5、中庭:庭院   6、栀子:常绿...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采莲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歌:歌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