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端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
  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赏析】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wWw.slkJ.oRg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
  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读者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相关信息

  • ·《》--  陈宝应是晋安侯官人,世代都是闽中四大姓之一。父亲陈羽,很有才干,是郡内豪杰,宝应的性格反复多变,诡计很多。梁朝时晋安郡屡次背叛朝廷,杀害郡守,陈羽都是先煽动造反,后来又领着官兵来镇压,靠这样逐渐总揽了一郡兵权。侯景作乱时,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把郡守位置让给陈羽,陈羽年老,便只主持日常事务,让宝应领兵。当时东部闹饥荒,会稽更厉害,十有七八都被饿死,而只有晋安衣食丰足,兵力强盛。   侯景被平定...
  • ·《》--  周迪是临川南城人。小时候住在山谷里,有臂力,能拉强弓,靠打猎为生。侯景作乱时,周迪的同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自己的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同乡加入周续的军队,每次作战周迪都勇于其他人。周续部下的将领,都是郡中的豪门大族,日渐骄横,周续管束他们严了点儿,他们就杀了周续推举周迪为头领。梁元帝委任周迪为高州刺史,封他为临汝县侯。绍泰二年(556),作衡州刺史,兼任临川内史,周文育讨伐萧...
  • ·《》--  王伟,祖上是略阳人。父亲王略,在魏国作许昌县令,于是家居颍川。王伟通晓《周易》,文章华美,在魏国作行台郎。侯景叛乱后,高澄写信让侯景回去,王伟替侯景给高澄复信,文辞很漂亮。高澄看后问:“是谁写的?”左右便都称赞王伟的文章。高澄说:“这样的才干,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王伟帮助侯景出谋划策,侯景的文告也wWw.slkJ.oRg都出自王伟之手,一直到篡位弑君,都是王伟出的主意。   ...
  • ·《》--  侯景字万景,是北魏怀朔镇人。从小就放荡不守规矩。作过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他投靠边将尔朱荣,很受器重。最初向尔朱荣的部将慕容绍宗学兵法,没多长时间绍宗wWw.slkJ.oRg就屡次向他求教了。后来因军功作定州刺史。当初魏相高欢没作大官时,和侯景关系很好,等高欢杀了尔朱荣,侯景带领部众归顺高欢,于是被高欢任用。逐渐官作到吏部尚书,这职务不合他的习性,每每自言自语说:“什么时候才能从...
  • ·《》--  评论说:自从晋代南渡,夹居江东,西北部荒凉偏远地区,被阻隔不能交通。至于东南边疆,国界相连,到宋代元嘉应天顺时,动用武力,象浦大捷,威震海外,于是各国使节wWw.slkJ.oRg接连不断,年年都来朝拜。直到齐、梁年间,各国贡奉都不失臣仆之礼。到了侯景作乱,边境日益告急。陈朝的基业,已是十分衰微,不是救首就是救尾,身躯还能存在几天呢。因此外国来朝贡之事。就不见于史册。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有德则来,无道则去...
  • ·《》--  北狄种类繁多,蠕蠕作为一个种族,大概是匈奴的一个分支。自从北魏南迁后,便占据了魏国故地。国内没有城郭,随水草放牧,住帐篷。头发梳成辫子,穿锦衣、窄袖袍、小口裤、深筒靴。其地酷寒,七月河里还流冰不断。   宋升明年间,朝廷派王洪范出使蠕蠕,拉它一块攻北魏,齐建元三年(481),洪范才走到。当年通使节,求合力攻魏。蠕蠕相国刑基祗罗回上表说:“汉代京房有谶语说:‘卯金卒,草肃应王。&rsqu...
  • ·《》--  玉门以西直到西海,考查汉代史书,通称为西域,从高昌到波斯,就是西域之地。自从晋、宋以来,虽然西域人有时也到中国来,但说起那里的风土民情,书上却都说不清楚。如今大体收集西域各国的情况,编入本书。   高昌   高昌国,起初以阚氏为君主,后来被河西王沮渠茂虔的弟弟无讳攻袭战败,高昌王阚爽逃奔到蠕蠕去了。无讳占据高昌地盘称王,只经一代就被魏灭掉。其国人又推举曲氏为王。曲氏名嘉,魏封他为车骑...
  • ·《》--  东夷各国,以朝鲜为大,因为曾受到过箕子的教化,所用器物还带有礼乐的影响。三国魏时,朝鲜以东马韩、辰韩等国,世代与中国交往。自从晋朝南渡,渡海前来出使的,有高句丽、百济,而宋、齐时常来进贡,梁朝时来往又有增加。扶桑国,以前没有听说过,梁朝普通年间有和尚自称从那里来,所说的话很详尽,所以一并记录下来。   高句丽   高句丽,在辽东东面千里之外,它祖先的来历,详见于《北史》。土地方圆约二千里,其...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端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   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端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   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
  •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出自唐朝诗人吴涛的古诗作品《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注释】   ⑴游子:指离家远游之人。春衫:单薄的春装。试:尝试。   ⑵歇:停,这里指蛙畏寒而声息全无。   ⑶作:起。   【翻译】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
  •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出自唐朝诗人吴涛的古诗作品《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注释】   ⑴游子:指离家远游之人。春衫:单薄的春装。试:尝试。   ⑵歇:停,这里指蛙畏寒而声息全无。   ⑶作:起。   【翻译】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
  • ·《更法第一》--  更法第一   原文: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语曰:‘愚者暗...
  • ·《垦令第二》--  垦令第二   原文:   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敝。农不敝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官不敢为邪。民平则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则少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无以外权任...
  • ·《农战第三》--  农战第三   原文: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淫。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强。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
  • ·《去强第四》--  去强第四   原文:   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国为善,奸必多。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兵行敌所不敢行,强;事兴敌所羞为,利。主贵多变,国贵少变。国多物,削;主少物,强。千乘之国守千物者削。战事兵用曰强,战乱兵息而国削。   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官者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
  • ·《说民第五》--  说民第五   原文: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征也;慈仁,过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征则用,过有母则生,奸有鼠则不止。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故国有八者,上无以使守战,必削至亡。国无八者,上有以使守战,必兴至王。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端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   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