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国,是汉代的车师前王庭,距离敦煌有十三日的路程。
  这里东西宽三百里,南北长五百里,四面多有大山。
  从前,汉武帝派遣军队向西讨伐,师旅疲劳,其中特别困乏的兵士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地方有汉代的高昌垒,所以就用它作为国名。
  当初,蠕蠕立阚伯周做高昌王。
  阚伯周死后,立他的儿子阚义成当高昌王。
  义成被他的堂兄首归所杀,首归自立为高昌王,首归又被wwW.SLKj.oRg高车的阿伏至罗所杀,就把敦煌人张孟明立做高昌王。
  张孟明被国人所杀,又换用马儒做王,用巩顾、曲嘉两人做左右长史。
  马儒又派大使到后魏,请求内附。
  内附后,他们都眷念故土,不愿意向东迁徙,就合伙杀了马儒,并推举曲嘉做高昌王。
  曲嘉,字灵凤,是金城榆中人。
  曲嘉被立做高昌王后,又对蠕蠕称臣。
  到了后来,蠕蠕国王被高车人所杀,曲嘉又对高车称臣。
  适值焉耆国被挹怛攻破,国家残破,不能统率,就请曲嘉作主,曲嘉就派遣他的第二个儿子做焉耆王。
  从此,高昌国开始壮大起来,曲嘉更为国人所信服。
  曲嘉死后,就立他的儿子曲坚做高昌王。
  高昌国都城周围长一千八百四十步,在坐室里画有鲁哀公向孔子问政的像。
  国内有十八个小城。
  国王下设的官从大到小依次有令尹一人、公爵二人、左右卫各一人,长史八人、将军五人、司马八人,下面还设有侍郎、校郎、主簿、从事、省事等。
  凡国家大事都由国王决断,小事由长子和公爵决断,不作文字记载。
  国中男人穿胡服,妇人穿裙子和短裤,头顶打上髻子。
  那里的风尚、习俗及政令与华夏略同。
  土地多沙石,气候温暖,谷物、小麦均一年两熟,适宜养蚕,多有水果。
  有一种草,名叫羊刺,它上面生有蜜,味道很好。
  这里,出产红色的盐,像朱砂;白色的盐像璧玉。
  还盛产葡萄酒。
  其俗敬奉天神,还信奉佛教。
  高昌国中的羊、马在隐蔽偏僻的地方放牧,以躲避外寇的侵袭,不是贵人就不知它们所在的地方。
  高昌国北面有座赤石山,赤石山以北七十里有座贪汗山,夏天还有积雪。
  这座山的北面,是铁勒的边界。
  从武威向西北方向有条近路,但要经过千余里的沙漠,周围茫茫一片,无路可走。
  想去的人,寻有人畜骸骨的路走,路上有时听到唱歌和哭泣的声音,行路的人去寻找它们,多半失踪,这大概是鬼魅在作怪。
  所以,来往的客商,大多选择伊吾这条路。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突厥人攻破了高昌国的四座城,有二千人来归中原。
  曲坚死后,他的儿子伯雅继位。
  伯雅的大母本来是突厥可汗的女儿,他父亲死后,突厥人命令他顺应突厥族的风俗,娶母为妻,伯雅很久没有依从他们,突厥人逼迫他,不得已就顺从了他们。
  隋炀帝登基后,召致各个小国。
  大业四年(608),伯雅派遣使者向隋朝廷进贡,炀帝很优厚地招待了他们。
  第二年,伯雅亲自来朝拜炀帝,因此追随炀帝攻打高丽,回京后让他娶了华容公主。
  大业八年(612)冬回到高昌,在国中下令说:“治理国家,养育人民,要以保国安家为重,使国家安宁、政事畅通,把保全、赈济老百姓作为第一要义。
  以前,因为国家处在边远的荒野,边境连着勇猛的北方各族,我们与他们相处没有过错,和他们一样,保持着披散发辫、以左为襟的习俗。
  如今,大隋朝一统天下,天下和平统一。
  普天之下,四海以内,无不心向着隋朝,我已经沐浴到和煦的春风,庶经大化,凡是平民以上的大小官吏,都应当解辫削衽。”隋炀帝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很好,就下诏书说:“显扬美德,嘉奖善良之人,为圣哲所推崇;张扬真诚,推荐良才,这是经典上的法则。
  光禄大夫、弁国公、高昌王伯雅见识远大,胸怀才能,温和宽宏,心地赤诚,贤德昭著,节操坚贞,美名远扬。
  他们本来从属于华夏,而几代生活于西域,当初由于多灾多难,被迫沦落到北方,多次因困窘而毁礼帽,把衣服改为胡服。
  自从我朝统一天下以来,教化九州,加德四表。
  伯雅逾沙忘阻,进贡朝廷,在典籍中看到礼义,仰慕我朝之盛典,于是,取下帽带,解开发辫,削衽曳裾,改变了本族的风俗,顺应了华夏的习惯,义光前载。
  可赐给他们衣冠的样式,让他们仿照这些样子制造。
  并派遣使者用车马护送,车上用彩绸披盖,要显现出车服之美,舍去他们的毡和毳衣,还为冠带之国。”但是,伯雅原先对铁勒称臣,而铁勒又长期派遣重臣住在高昌国,有来往胡地的商客,就征税交向铁勒,虽有此令取悦中华,然而,伯雅到底怕铁勒,而不敢改当初。
  从此以后,每年都派使者给隋朝上贡地方特产。

相关信息

  • ·《》--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方,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   离日南郡有乘船走六十天的路程,南与车渠国接壤,西与朱江国相邻。   国王姓刹利,名叫质多斯那。   从他的祖父开始逐渐强大兴旺起来,到质多斯那时,就兼并了扶南国而归为己有。   质多斯那死后,他的儿子伊奢那先继承王位,居住在伊奢那城,城中共有两万多户人家。   城中有一座大殿堂,这是国王听政的地方。   全国wwW.SLKj.oRg有大城三十座,每...
  • ·《》--  靺鞨位于高丽的北面,城邑部落都有酋长,不统一。   共有七个部落:其一叫粟末部,与高丽接壤,有数千强兵,大多骁勇猛健,经常侵犯高丽。   其二叫伯咄部,在粟末部的北面,有七千强兵。   其三叫安车骨部,在伯咄部东北边。   其四叫着拂涅部,在伯咄部的东面。   其五叫号室部,在拂涅部的东面。   其六叫黑水部wwW.SLKj.oRg,在安车骨部的西北面。   其七叫白山部,在粟末部东南面。   兵卒都不超过三...
  • ·《》--  谯国夫人是高凉冼氏的女儿。   世代都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   夫人幼时就很贤明,有很多谋略。   在娘家时,能够约束部下,行军布阵,镇服百越。   常常鼓励亲族多做好事,因此在本乡信义卓著。   越人的风俗是爱互相攻击。   夫人的兄长、南梁州刺史冼挺,倚杖他的富强,侵略掠夺别的州县,岭表一带为他所苦。   夫人多次规劝他,因此别wwW.SLKj.oRg郡的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
  • ·《》--  萧琮字温文,生性宽仁,待人大度,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学识渊博。   又善骑马又会射箭,令人伏在地上举起贴子,萧琮飞马而射,能十发十中,举贴的人也不害怕。   萧琮起初被封为东阳王,不久立为梁国太子。   到继承帝位时,隋文帝给萧琮玺书说:“你承担着栋梁之任,事关重大,虽然忧劳,也必须自我努力。   应内外和睦,亲近任用德才兼备之人,继承祖业,这就是我对你寄予的希望。   你的疆域,与陈国离得很近,...
  • ·《》--  张胄玄,渤海地人。   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天文、历法。   冀州刺史赵推荐他,高祖授予他云骑尉的官职,在太史当值,参议历法事。   当时同辈人中许多都比不上他,因而太史令刘晖等人很忌妒他。   然而刘晖所言有很多不合实际,而胄玄所推算的却很精密。   皇上对此感到很惊奇,令杨素和通术数的人士立议六十一件事,都是用旧历书难以解释的,让刘晖和胄玄等人细加辨析。   刘晖闭口一无所答,胄玄却能...
  • ·《》--  庾质,字行修。   小时候就聪明、敏锐,有远大的志向。   八岁能背诵梁世祖的《玄览》、《言志》等十篇赋,被授予童子郎。   仕北周任齐炀王的记室。   开皇元年(581)授为奉朝请,做过鄢陵县令,后升为陇州司马。   大业(605~617)初年,被授予太史令。   庾质品德坚贞,语言耿直。   每当有灾变天象,他一定要把可能发生的灾变当面告诉皇上。   而wwW.SLKj.oRg隋炀帝生性多猜忌而待人苛刻,齐王...
  • ·《》--  庾季才,字叔奕,新野人。   他的第八代祖父名叫庾滔,随晋元帝南下过长江,官至散骑常侍,元帝封他为遂昌侯,因此安家于南郡江陵县。   祖父名叫庾诜,是梁代处士,与同宗族的庾易齐名。   父亲庾曼倩,光禄大夫。   庾季才小时候就很聪明,八岁能背诵《尚书》,十二岁便通晓《周易》,喜欢预测天象。   庾季才守丧以至孝而出名。   梁代庐陵王萧绩任他为荆州主簿,湘东王萧绎看重他的才能,便把他召来,授给...
  • ·《》--  徐则,东海郯县人。   小时候沉着稳重,没有不良的嗜好。   跟从周弘正学习,喜欢《周易》、《老子》、《庄子》,擅长于议论,名声远播都城。   徐则叹息说:“名声不过是实质的外表,我怎么能舍去本质而去追求外表呢?”于是怀有栖隐山林的念头,拄着拐杖到缙云山中隐居。   后辈学子几百人,苦苦请求徐则教授,徐则推辞不干,而打发他们走。   不娶妻,常穿着粗布衣巾。   陈太建年间(569~582)...
  • ·《》--  高昌国,是汉代的车师前王庭,距离敦煌有十三日的路程。   这里东西宽三百里,南北长五百里,四面多有大山。   从前,汉武帝派遣军队向西讨伐,师旅疲劳,其中特别困乏的兵士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地方有汉代的高昌垒,所以就用它作为国名。   当初,蠕蠕立阚伯周做高昌王。   阚伯周死后,立他的儿子阚义成当高昌王。   义成被他的堂兄首归所杀,首归自立为高昌王,首归又被wwW.SLKj.oRg高车的
  • ·《》--  契丹的祖先与库莫奚是一个民族的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都被慕容氏打败,都逃窜到松江、漠河一带。   后来稍稍强盛起来,居住在黄龙山北边数百里的地方。   他们的风俗习惯与革末革曷族很相似:喜欢劫掠;因父母死了而悲哀哭泣的人,被看作是懦夫;只要按风俗将父母的尸体放在山巅树梢上,过三年后,才将尸骨收回来wwW.SLKj.oRg烧掉,烧时一边浇酒一边祷告说:“冬天,您们到向阳的地方吃供品吧。 ...
  • ·《》--  室韦是契丹族的一个部落,住在南部的叫契丹,住在北部的叫室韦。   室韦又分为五个小部落,互不统一。   这五个小部落是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   五个部落都没有首领,人民贫穷,突厥常常派三吐屯总管他们。   南室韦在契丹北面三千里的地方,土地低凹潮湿,到了夏天,他们就向wwW.SLKj.oRg西北迁移到贷勃、欠对山一带,那里草木茂盛,禽兽多,但蚊蚋多,人民都筑巢而居,以避其害。...
  • ·《》--  宇文化及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的儿子。   性情凶狠阴险,不遵守法度,喜欢乘坐肥马,手持弹弓,在路上驱马乱跑,因此长安人说他是个轻佻浅薄的公子。   炀帝做太子时,化及任禁卫官,出入卧室。   屡屡升迁,到当太子仆。   化及因接受他人财物,多次被罢官。   由于太子喜爱他,不久便官复原职。   又因他的弟弟宇文士及娶南阳公主为妻,化及更加骄横,与公卿们相处wwW.SLKj.oRg时,出言不逊,多有欺凌。  ...
  • ·《》--  《南史》唐·李延寿 撰   《南史》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当李大师开始编纂南北史的时候,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南齐书》、魏收...
  • ·《》--  宋高祖武皇帝名叫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是汉代楚元王刘交的第二十一代孙子。彭城是楚国的都城,所以后代子孙便以这里为家了。晋朝东迁,刘氏移居到晋陵丹徒的京口里。他的先祖刘靖,是晋朝的东安太守。他的父亲刘翘,字显宗,是郡上的功曹。武帝是晋哀帝兴宁元年(363)三月十七日的夜里降生,当时神光照得房子里一片光明,这天夜里有甘露降落在墓地的树上。他长大后,为人雄杰,气度宏大,...
  • ·《》--  前废帝名叫刘子业,小字法师,是孝武帝的长子。元嘉二十六年(449)正月十七日生。当初孝武帝镇守寻阳,前废帝留在都城。元嘉三十年,孝武帝入京讨伐逆臣元凶劭,元凶劭把前废帝囚禁在侍中下省,曾多次准备杀害他,而他终于安然无恙。孝武帝登上皇位后,立他为皇太子。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到东宫去住,中庶子和东、西二率府的官员都一并到永福省衙门去办公。大明二年(458),迁居东宫。大明七年,举行了加冠之礼...
  • ·《》--  太宗明皇帝名叫刘,字休景,小字荣期,是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元嘉十六年(439)十月生。二十五年,封为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孝武帝登基,逐步升任镇军将军、雍州刺史。   这一年他进入了朝廷,当时废帝怀疑和畏惧各位叔伯,把明帝抓起来交给了廷尉,第二天将要加以杀害,明帝便与心腹阮佃夫、李道儿等人密谋。当时废帝身边的直阁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等人,这天夜里都住在了外面,阮佃夫、李道儿于...
  • ·《》--  后废帝名叫刘昱,字德融,是明帝的长子。大明七年(463)正月二十六日,生在尉卫府。废帝的母亲陈氏,是李道儿的妾,明帝把她娶了过来,所以人们称废帝为李氏子,废帝也自称李将军。明帝的各个儿子在孕育时,都用《周易》占卜过,就用所得的卦名为小字,所以废帝的小字叫慧震。泰始二年(466)立为皇太子。泰始六年,离开东宫。皇帝又下令太子元旦朝贺,穿衮冕九章衣。明帝逝世,二月初六,太子即皇帝位,实行大赦,尚书令...
  • ·《》--  高昌国,是汉代的车师前王庭,距离敦煌有十三日的路程。   这里东西宽三百里,南北长五百里,四面多有大山。   从前,汉武帝派遣军队向西讨伐,师旅疲劳,其中特别困乏的兵士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地方有汉代的高昌垒,所以就用它作为国名。   当初,蠕蠕立阚伯周做高昌王。   阚伯周死后,立他的儿子阚义成当高昌王。   义成被他的堂兄首归所杀,首归自立为高昌王,首归又被wwW.SLKj.oRg高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