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逊字遵贤,河东猗氏人。
  早在幼童时,他便具有成人的操守。
  二十岁时,任郡主簿。
  魏正光年间,听说学识渊博的儒者徐遵明在赵魏一带教学,于是前去受教,学习《孝经》、《丧服》、《论语》、《诗》、《书》、《礼》、《易》、《左氏春秋》的要旨。
  不久,太行山以东盗贼作乱,学生四www.SLKj.oRg散,乐逊在战乱之中,仍然学习不倦。
  永安年间,以平民身份任安西府长流参军。
  大统七年(541),授为子都督。
  九年,太尉李弼请乐逊教授他的儿子们。
  不久,太祖大选贤良人才,授给守令之职。
  相府户曹柳敏、行台郎中卢光、河东郡丞辛粲相继举荐乐逊,称赞他有治理之才。
  李弼请求留下乐逊。
  十六年,加授建忠将军、左中郎将衔,升任辅国将军、中散大夫、都督,历任李弼府西阁祭酒、功曹咨议参军。
  魏废帝二年(553),太祖征召乐逊教授自己的儿子。
  在馆六年,同各位儒师分别教授经学专业。
  乐逊讲解《孝经》、《论语》、《毛诗》和服虔所注的《春秋左氏传》。
  魏恭帝二年(555),被任命为太学助教。
  孝闵帝登基,认为乐逊有治理之才,任命他为秋官府上士。
  当年,任太学博士,转任小师氏下大夫。
  从谯王宇文俭以下,都入学行弟子之礼。
  乐逊以经术教授,训导很有办法。
  卫公宇文直镇守蒲州时,任命乐逊为府主簿,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衔。
  武成元年(559)六月,由于连绵大雨,诏令百官上密封奏章。
  乐逊陈述时势所宜之事十四条,其中有五条切合施政的要领。
  其一,重视施政之道。
  私下认为,如今在官位者,大多只求自身清正,有所成就,而不去施惠于民,爱护物力。
  为什么呢?近来守令任期短促,每年又督责他们有所成就。
  守令认为严苛就是贤能,未能十分宽容休养。
  这种政令既然施行。
  此后的官员依然如此。
  对于百姓而言,施政过急则刻薄,施政过缓则废弛。
  因此周朝失于舒缓,秦朝败在过急而严酷。
  百姓不是婴儿,但应当以婴儿来对待。
  应当缓急适中,不使百姓劳顿纷乱。
  我们刚刚承袭魏国衰微的政治,人们习惯于不守法纪。
  应使先王的典章制度全面推行,百姓都懂得法律。
  只要传布风气,端正习俗,将百姓纳入法度的轨道就行了。
  本不是在军队之中,为什么施政过于急迫?至于国家兴盛,天下大治,应由德化,渐渐成事,不在仓猝之间。
  私下认为,周朝大德,治理兴于文王、武王,施政温和在于成王、康王。
  自此以后,不能没有事端。
  从前申侯将要出逃,楚子告诫他“不要往小国去”。
  说小国政见狭隘,法律峻刻,将不会容纳他。
  敬仲进入齐国,赞美道:“倘若获得宽恕,就是因为宽和的政令。”可是函谷关以东各州,沦陷日久,百姓困苦,理应希望减轻负担。
  倘若不施政宽和,传闻境外,凭什么能使那些劳顿的百姓归附乐土?其二,减少营造。
  从前魏国京师洛阳,一时殷富繁盛,权贵之家,各自建造宅第,车服器玩无不崇尚奢华淫靡。
  世人竞相浮华,人心习于浅薄,终于导致灾祸战乱并起,天下败亡。
  近来朝贡,器物服饰稍见华丽,百工之作,务必极尽奇巧。
  微臣实在担心会因竞逐器玩而使兴趣转移,有害政风。
  像这类事情,实在应当禁止或减少。
  《礼记》说:“不宜作奇巧之物,以免动摇君王之心。”《春秋左氏传》说:“宫室华丽奢侈,民力就会衰竭。”汉景帝说:“黄金珠玉,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精雕细刻,有伤农民的劳作。
  织绣华美,有害妇女的工作。”认为这两件事是造成饥寒的根本原因。
  凡国家不是为战争、政务所急需而营造的,都是白费功力,有损国家,有害百姓。
  不如广泛勉励农桑,以衣食为要务,使国家储备丰盛,易于成就大事。
  其三,公开选拔官吏。
  选拔、奖赏官员和记录政绩,补选或拟定官爵,必须与众人共同商议,才可选拔授职,使人们得以尽心,如观白昼之日。
  其才用有升有降,其功劳有大有小,所增加的俸禄品级,无一不应当认真审查。
  如州郡官员的举荐设置,好比凝聚了乡里百姓的期望,何况天下选曹,不取声望。
  又如各州郡,还可以自己任命官吏。
  此外,交付选曹量才授官的,既非机密之事,有什么值得保密的?人生在世,以功名利禄为重,修养身心操行,求得声望名气。
  可是遇上机会很难,失去机会又很容易。
  选拔、设置官员的时候,理应让众人的心中明白,然后上奏。
  使他们的功勋劳绩被众人知道,众人即可衡量功绩而心悦诚服。
  其四,慎重战争征伐。
  魏国气运告终,上天怀恋德政。
  高洋僭位,昏迷而未呈败象,威逼太行山以东,事关重大。
  好比棋局相峙,争行先后。
  若一步不当,或许会给对方带来好处。
  我们应当舍弃小利而经营大事。
  首先固守领土,不宜在边境地区贪图小利,轻举妄动。
  即便打了胜仗也须劳动军队,分兵把守,打了败仗,则我方损失更大。
  我国虽强,高洋亦不弱。
  《诗经》说:“德政无敌于天下,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只有德政才可以保护百姓,并非仗恃强力。
  双方势均力敌,则尽力施行德政者胜。
  君子之道发展,则小人之道消亡。
  所以从前善于作战的人,先使自己处在不可战胜的地位,来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
  对方施行暴虐乖张的政治,我则施行宽厚仁慈的政治。
  对方刻薄,我必广施恩惠,使德政恩泽广被四方,人人思慕有道之国。
  然后伺机而动,即可成事。
  其五,禁止奢侈。
  按照礼制,人有贵贱之分,物有等差之别,使用人要有节制,品评物要有限度。
  马皇后身为天下人之母,可是身穿粗丝做成的衣服,为下人作出表率。
  季孙曾任三个君主的宰相,而家中之妾不穿丝织之衣,为的是匡正风俗。
  近来的富贵之家,心意稍广,无不出资装扮婢女奴隶,作为车后的容貌仪表,衣服首饰华美,招摇过市。
  竟使行人停步,相与围观。
  论其效力公家,不如披甲戴盔的将士;可是他们坐享优厚赏赐,自是超过了那些军人。
  纵然不可惜器物的精美及其所耗的费用,难道不觉得有亏于德操吗?必须在储备之外另有节余,不然拿什么去关心体贴将士?鲁庄公说:“衣服食物之类的东西,我不敢偏爱,一定要把它们分给别人。”《诗经》说:“没有军服?我与你同穿战袍。”都是说取自人力。
  另外,上书言事的人,也应当有不少,他们的上奏,皇帝应当能看到一些。
  没有听说皇帝对这些上奏作出评判。
  陛下虽然考虑到众人的议论,想使天下人尽情直言,但是天下人仍然未能尽情。
  为什么?听取别人意见,贵在显扬重用。
  如果采纳了建议而不显扬,意见正确而不采用,那么上言者就可能少了。
  保定二年(562),由于训导得法,多次加以赏赐。
  升遂伯中大夫,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大都督。
  四年,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五年,诏令鲁公宇文、毕公宇文贤等,均执弟子之礼,一同受教。
  天和元年(566),岐州刺史、陈公宇文纯举荐乐逊为贤良。
  五年,乐逊由于年已七十,上表请求退休,特地下诏不予允许。
  赏赐粟、帛、钱等物,授官湖州刺史,封爵安邑县子,食邑四百户。
  当地居民多是蛮族,不曾受过儒家教育。
  乐逊勉励士子,加以考核,数年之间,全州普及教化。
  蛮族风俗,儿子长大后多与父母分居。
  乐逊常常加以劝告引导,使多数人革除了这种陋习。
  在任数年,屡被表彰奖励。
  任期满后回朝,被任命为皇太子谏议,仍在露门教授皇子,食邑增加一百户。
  宣政元年(578),升任上仪同大将军。
  大象初年,晋爵崇业郡公,食邑增至二千户,又任露门博士。
  二年,升任开府仪同大将军,出任汾阴郡守。
  乐逊以年老有病坚决推辞,诏令允许。
  于是改授东扬州刺史,并赏赐可坐乘的小车、衣服、奴婢等。
  又在本郡赏赐田地十顷。
  习儒之人以此为荣耀。
  隋朝开皇三年(583),在家中去世,终年八十二岁。
  追赠原任官职,加赠蒲、陕二州刺史。
  乐逊为人柔和谨慎,很少交游。
  立身以忠信为根本,不喜夸耀。
  每次在众人之中,不曾比他人先发议论。
  学者以此而称颂他。
  着有讨论《孝经》、《论语》、《毛诗》、《左氏春秋》的序论十余篇。
  又着有《春秋序义》,贯通贾逵、服虔二人学说,阐发杜预的精奥之处,文辞议论都很可观。

相关信息

  • ·《》--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   自幼好学,专心致志,不觉疲倦。   最初师从陈达,学习《三传》,又师从房虬,学习《周礼》,都能通晓主要内容。   后来拜徐遵明为师,潜心学习多年。   东魏天平年间,从李宝鼎学习《礼记》,于是通晓《五经》,但专门以《三礼》教授学生。   从远方而来的弟子,多达一千余人。   于是讨论河图纬书,搜集异闻,先儒所没有领会的,都能阐www.SLKj.oRg发出新意。   齐国河清年间...
  • ·《》--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   早年丧母,侍奉继母十分恭谨。   少年好学,背著书到三河拜师,讲习《五经》,昼夜不倦。   魏永安年间,随军征战,以功劳授荡寇将军,先后升任伏波将军、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曾在读书时见到吾丘子,于是回家侍奉父母。   魏孝武帝西迁后,樊、王两姓聚众举义,被东魏所杀。   樊深的父亲樊保周、叔父樊欢周同时被害。   樊深在逃跑时,坠下悬崖,摔伤足部,两天没有吃饭。...
  • ·《》--  沉重字德厚,吴兴武康人。   从小聪明颖悟,与一般儿童不一样。   少年时成为孤儿,居丧合于礼制。   长大后,专心儒学,不远千里从师,得以博览群书,尤其通晓《诗经》、《礼记》及《左氏春秋》。   梁大通三年(529),担任王国常侍。   梁武帝打算提高学官地位,以崇尚儒教。   中大通四年(532),改选学官,让沉重补为国子助教。   大同二年(536),授五经博士。   梁元帝在藩国时,对他就十分叹服惊异...
  • ·《》--  卢光字景仁,小字伯,是范阳公卢辩的弟弟。   为人温和谨慎,博览群书,精研《三礼》,善于阴阳之术,通音乐,又好玄言。   孝昌初年,以平民出任司空府参军事,不久升任明威将军、员外侍郎。   魏孝武帝西迁时,卢光在太行山以东树起义旗,遥授他为大都督、晋州刺史、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大统六年(540),携家西迁。   太祖待他十分有礼,任命他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赐爵www.SLKj.oRg范阳县伯。   不...
  • ·《》--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   世代为太行山以南的豪族,在长江以东当官。   祖父李方达,齐国末年,担任本州治中。   父亲李元真,在梁国当官,历任东宫左卫率、东梁衡二州刺史、散骑常侍,封沌阳侯。   李迁哲从小修养立身之道,有识见气度,意气风发,善于谋划。   最初担任文德主帅,转任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   其父担任衡州刺史时,把李迁哲留在本乡,督率自己的www.SLKj.oRg私人军队。   当时他二十...
  • ·《》--  魏玄字僧智,任城人。   六世祖魏休,在晋朝担任鲁郡守。   永嘉年间南迁,定居江东。   父亲魏承祖,在魏景明年间,从梁国回到魏国,定居新安。   魏玄从小意气风发,有胆气谋略。   普泰年间,授奉朝请。   多次随军与梁人作战。   永安初年,以战功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魏孝武帝西迁后,东魏向北迁移,人心动乱,各有打算。   魏玄率领招募的部属,在函谷关以南举起义旗,随即跟从韦法保在关口与...
  • ·《》--  陈忻字永怡,宜阳人。   自小勇猛,好解人危难,相貌魁梧,同辈人都对他又敬又怕。   魏孝武帝西迁后,陈忻在辟恶山招集勇敢少年数十人,劫掠东魏,又悄悄派使者表示归附。   大统元年(535),授持节、伏波将军、羽林监、立义大都督,赐爵霸城县男。   三年,太祖收复弘农,东魏扬州刺史段琛弃城逃跑,陈忻率领部众在九曲道截击,杀伤很多,活捉新安县令张祗。   太祖嘉许他的忠诚,让www.SLKj.oRg他代理新安县...
  • ·《》--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   祖父韩景,魏孝文帝时曾任赭阳郡守。   韩雄从少年时就果决勇敢,体力过人,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的谋略才智。   魏孝武帝西迁时,韩雄就慷慨激昂,有立功的志向。   大统初年,韩雄与其下属六十余人在洛西起兵,数日之内,聚众达一千人。   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犄角之势。   每次袭掠东魏,兵到之处皆有所获。   部众势力越来www.SLKj.oRg越大,州县无法抵挡。   东魏洛州...
  • ·《》--  乐逊字遵贤,河东猗氏人。   早在幼童时,他便具有成人的操守。   二十岁时,任郡主簿。   魏正光年间,听说学识渊博的儒者徐遵明在赵魏一带教学,于是前去受教,学习《孝经》、《丧服》、《论语》、《诗》、《书》、《礼》、《易》、《左氏春秋》的要旨。   不久,太行山以东盗贼作乱,学生四www.SLKj.oRg散,乐逊在战乱之中,仍然学习不倦。   永安年间,以平民身份任安西府长流参军。   大统
  • ·《》--  冀俊字僧俊,太原阳邑人。   为人深沉谨慎,善写隶书,特别精于摹仿。   魏太昌初年,担任贺拔岳的墨曹参军。   贺拔岳遇害后,被太祖引荐为记室。   当时,侯莫陈悦率兵阻断陇西,太祖立志平定。   于是命令冀俊伪造魏帝诏书给费也头,命令他率兵帮助太祖讨伐侯莫陈悦。   冀俊依照旧诏书摹仿,又代舍人、主书等人签名,与真的没有二样。   太祖大喜。   费也头从前曾得到过魏帝的诏书,又见到这份...
  • ·《》--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是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   曾祖父姚郢,曾任宋国员外散骑常侍,封五城侯。   父亲姚菩提,任梁国高平令。   曾患病多年,于是留心医药。   梁武帝又喜欢医药,常常召见姚菩提讨论医卜之术,在言谈中能悟解对方意思,因此对他十分有礼。   姚僧垣自幼知识广www.SLKj.oRg博,服丧能尽礼数。   二十四岁时,即能承传家业。   梁武帝召他入宫,当面加以讨论考核。   姚僧垣应...
  • ·《》--  姚最是姚僧垣的次子,字士会,自幼就聪明机敏,长大以后,博通经史,特别喜欢著述。   十九岁时,随姚僧垣入函谷关。   世宗大聚学徒,在麟趾殿校订书籍,姚最也参与其事,任学士。   不久,被任命为齐王宇文宪府水曹参军,主管记室。   被宇文宪特别礼遇,赏赐丰厚。   宣帝继任,宇文宪以嫌疑罪被处死。   隋文帝担任丞相后,追令恢复其原任官爵。   姚www.SLKj.oRg最因多年陪侍齐王,所受恩典礼遇过于崇厚...
  • ·《》--  黎景熙字季明,河间地人,少年时以字行。   祖父黎嶷,魏太武帝时,曾随从攻克平凉,立下战功,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衔。   后任燕郡守。   祖父黎镇,承袭封爵,任员外散骑侍郎。   父亲黎琼,太和年间承袭封爵,历任员外郎、魏县令,官至城郡守。   季明从小喜欢读书,善于记忆,但缺乏应对的才能。   他的从祖父黎广,魏太武帝时任尚书郎,善于古字学。   曾从吏部尚书清河人崔玄伯学习字义,又从司徒崔浩...
  • ·《》--  赵文深字德本,南阳宛地人。   父亲赵遐,以医术入仕,在魏国担任尚药典御。   赵文深自小学习楷书、隶书,十一岁时,把自己的书法作品献给魏帝。   后来归附周朝,任大丞相府法曹参军。   赵文深甚有钟繇、王羲之的风范,笔力气势都值得观赏。   当时书写碑文匾额,只有赵文深、冀亻隽二人为大家。   大统十年(544),追论归附之功,封白石县男,食邑二百户。   太祖认为隶书有错误之处,命令赵文深与...
  • ·《》--  褚该字孝通,河南阳翟人。   晋朝末年,迁居长江以东。   祖父褚长乐,任齐国竟陵王的录事参军。   父亲褚义昌,任梁国鄱阳王的中记室。   褚该自幼谨慎宽厚,在乡里享有美名。   特别精于医术,在当时很有名气。   在梁国当官,曾任武陵王府参军。   随王府西上。   后来与萧扌为一块归附我朝,授平东将军、左银青光禄大夫,转任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   武成元年(559),授医正上士。   从许...
  • ·《》--  当时有个叫强练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魏国时有个人叫李顺兴,平时有时说话,有时沉默,好预言未来之事,当时号称李练。   人们认为强练类似李练,所以也叫他“练”。   强练高大强壮,与平常人不一样。   神情恍惚,没有人能猜到他在想什么。   他如果想谈论什么,那就逢人便说。   如果他不想说话,即便苦苦哀求,他也不发一言。   最初听到他的话,人们几乎无法...
  • ·《》--  萧鲕字理孙,兰陵人,是梁武帝的孙子,昭明太子萧统的第三个儿子。   自幼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尤其擅长于佛教经义。   梁武帝对他特别称赞赏识。   梁普通六年(525),封曲江县公。   中大通三年(531),晋封岳阳郡王。   先后担任宣惠将军、知石头戍事、南琅笽及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   当初,昭明太子去世时,梁武帝舍弃萧鲕兄弟,而立简文为太子,心中常感www.SLKj.oRg抱愧,就宠爱昭明太子的...
  • ·《》--  乐逊字遵贤,河东猗氏人。   早在幼童时,他便具有成人的操守。   二十岁时,任郡主簿。   魏正光年间,听说学识渊博的儒者徐遵明在赵魏一带教学,于是前去受教,学习《孝经》、《丧服》、《论语》、《诗》、《书》、《礼》、《易》、《左氏春秋》的要旨。   不久,太行山以东盗贼作乱,学生四www.SLKj.oRg散,乐逊在战乱之中,仍然学习不倦。   永安年间,以平民身份任安西府长流参军。   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