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北齐·魏收 撰
  《魏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帝纪第一 序纪
  帝纪第二 太祖纪
  帝纪第三 太宗纪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上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下 宗纪
  帝纪第五 高宗纪
  帝纪第六 显祖纪
  帝纪第七 高祖纪上
  帝www.sLKj.oRg纪第七下 高祖纪下
  帝纪第八 世宗纪
  帝纪第九 肃宗纪
  帝纪第十 孝庄纪
  帝纪第十一 前废帝广陵王 后废帝 安定王出帝平阳王
  帝纪第十二 孝静纪
  列传第一 皇后列传
  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列传第三 昭成子孙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列传第五 明元六王
  列传第六 太武五王
  列传第七上 景穆十二王
  列传第七中 景穆十二王
  列传第七下 景穆十二王
  列传第八 文成五王
  列传第九上 献文六王
  列传第九下 献文六王
  列传第十 孝文五王
  列传第十一 卫操 莫含 刘库仁
  列传第十二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
  列传第十三 长孙嵩 长孙道生
  列传第十四 长孙肥 尉古真
  列传第十五 穆崇
  列传第十六 和跋 奚牧 莫题 庾业延 贺狄干 李栗 刘洁 古弼 张黎
  列传第十七 奚斤 叔孙建
  列传第十八
  列传第十九 于栗磾
  列传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列传第二十一
  列传第二十二 王洛儿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万安国
  列传第二十三 崔浩
  列传第二十四 李顺
  列传第二十五 司马休之 司马楚之 司马景之 司马叔璠 司马天助
  列传第二十六 刁雍 王慧龙 韩延之 袁式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
  列传第二十八 陆俟
  列传第二十九 源贺
  列传第三十 薛辩 寇赞 郦范 韩秀 尧暄
  列传第三十一 严棱 毛修之 唐和 刘休宾 房法寿
  列传第三十二
  列传第三十三 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
  列传第三十四 窦瑾 许彦 李欣
  列传第三十五 卢玄
  列传第三十六 高允
  列传第三十七 李灵 崔鉴
  列传第三十八 尉元 慕容白曜
  列传第三十九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
  列传第四十
  列传第四十一 李孝伯 李冲
  列传第四十二 游雅 高闾
  列传第四十三 游明根 刘芳
  列传第四十四 郑羲 崔辩
  列传第四十五 高佑 崔挺
  列传第四十六 杨播
  列传第四十七 刘昶 萧宝夤 萧正表
  列传第四十八 韩麒麟 程骏
  列传第四十九 薛安都 毕众敬 沈文秀 张谠 田益宗 孟表
  列传第五十 李彪 高道悦
  列传第五十一 王肃 宋弁
  列传第五十二 郭祚 张彝
  列传第五十三 邢峦 李平
  列传第五十四 李崇 崔亮
  列传第五十五 崔光
  列传第五十六 甄琛 高聪
  列传第五十七 崔休 裴延俊 袁翻
  列传第五十八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李神
  列传第五十九
  列传第六十
  列传第六十一 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
  列传第六十三 尔朱兆 尔朱彦伯 尔朱度律 尔朱天光
  列传第六十四 卢同 张烈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
  列传第六十七 成淹 范绍 刘桃符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鹿悆 张熠
  列传第六十八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
  列传第七十 李琰之 祖莹 常景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下 高肇 于劲 胡国珍 李延实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列传文苑第七十三
  列传孝感第七十四
  列传节义第七十五
  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列传逸士第七十八 眭夸 冯亮 李谧 郑修
  列传术艺第七十九
  列传列女第八十
  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列传阉官第八十二
  列传第八十三
  列传第八十四 僭晋司马叡 賨李雄
  列传第八十五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
  列传第八十六 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
  列传第八十七
  列传第八十八
  列传第八十九 氐 吐谷浑 宕昌 高昌 邓至 蛮 獠
  列传第九十 西域
  列传第九十一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
  列传第九十二 自序
  志第一 天象一之一
  志第二 天象一之二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
  志第四 天象一之四
  志第五 地形二上
  志第六 地形二中
  志第七 地形二下
  志第八 律历三上
  志第九 律历三下
  志第十 礼四之一
  志第十一 礼四之二
  志第十二 礼四之三
  志第十三 礼四之四
  志第十四 乐五
  志第十五 食货六
  志第十六 刑罚七
  志第十七 灵征八上
  志第十八 灵征八下
  志第十九 官氏九
  志第二十 释老十

相关信息

  • ·《》--后周纪五 起着雍敦牂,尽屠维协洽,凡二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   ◎ 显德五年戊午,公元九五八年   春,正月,乙酉,废匡国军。   唐改元中兴。   丁亥,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克海州。   己丑,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权扬州军府事。   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自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百艘皆...
  • ·《》--后周纪四 起柔兆执徐三月,尽强圉大荒落,凡一年有奇。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   ◎ 显德三年丙辰,公元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石,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   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寿春壕中,城上发连弩射之,矢大如屋椽。牙将馆陶张琼遽以身蔽之,矢中琼髀,死而复苏。镞着骨不可出,琼饮酒一大卮,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   唐主复以右仆射孙晟为司空,遣与礼...
  • ·《》--后周纪三 起阏逢摄提格五月,尽柔兆执徐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   ◎ 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   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丙子,帝至晋阳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杨兖疑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贰于周,召与计事,欲图之。处谦知之,不往。兖使胡骑数十守其城门,处谦杀之,因闭门拒兖。兖奔归契丹。契丹主怒其无功,囚之。处谦举城来...
  • ·《》--后周纪二 起玄黓困敦九月,尽阏逢摄提格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中   ◎ 广顺二年壬子,公元九五二年   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契丹境俘掠。   契丹将高谟翰以苇筏渡胡卢河入寇,至冀州,成德节度使何福进遣龙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等屯贝州以拒之。契丹闻之,遽引兵北渡。所掠冀州丁壮数百人,望见官军,争鼓噪,欲攻契丹,官军不...
  • ·《》--后周纪一 起重光大渊献,尽玄黓困敦八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   ◎ 广顺元年辛亥,公元九五一年   春,正月,丁卯,汉太后下诰,授监国符宝,即皇帝位。监国自皋门入宫,即位于崇元殿,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后,国号宜曰周。”改元,大赦。杨邠、史弘肇、王章等皆赠官,官为敛葬,仍访其子孙叙用之。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馀、称耗。旧所羡馀物,悉罢之。犯窃盗及奸者,并依晋天...
  • ·《》--后汉纪四 上章阉茂,一年。 隐皇帝下   ◎ 干佑三年庚戌,公元九五零年   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诏以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帅禁军及齐州兵赴之。   郭威请勒兵北临契丹之境,诏止之。   丙寅,遣使诣河中、凤翔收瘗战死及饿殍遗骸,时有僧已聚二十万矣。   唐主闻汉兵尽平三叛,始罢李金全北面行营招讨使。   唐清淮节度使刘彦贞多敛...
  • ·《》--后汉纪三 起着雍涒 ∷滩三月,尽屠维作噩,凡一年有奇。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   ◎ 干佑元年戊申,公元九四八年   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复,加兼侍中。   侯益家富于财,厚赂执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争誉之。丙寅,以益兼中书令,行开封尹。   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晋昌军为永兴军。   侯益盛毁王景崇于朝,言其恣横。景崇闻益尹开封,知事已变,内不自安,且怨朝廷。会诏遣供奉官王益如凤翔,征赵匡赞牙兵诣阙...
  • ·《》--后汉纪二 起强圉协洽五月,尽着雍涒滩二月,不满一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   ◎ 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九四七年   五月,乙酉塑,永康王兀欲召延寿及张砺、和凝、李崧、冯道于所馆饮酒。兀欲妻素以兄事延寿,兀欲从容谓延寿曰:“妹自上国来,宁欲见之乎?”延寿欣然与之俱入。良久,兀欲出,谓砺等曰:“燕王谋反,适已锁之矣。”又曰:“先帝在汴时,遗我一筹,许我知南朝军国。近者...
  • ·《》--  《魏书》北齐·魏收 撰   《魏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帝纪第一 序纪   帝纪第二 太祖纪   帝纪第三 太宗纪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上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下 宗纪   帝纪第五 高宗纪   帝纪第六 显祖纪
  • ·《》--  昔日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有的分布于华夏各地,有的散布于极远的蛮荒之境。小儿子昌意,受封于北土,领地内有大鲜卑山,因而以其为国号。此后,世为君主,统治着幽都之北广漠无垠的沃野,过着游牧生活,而以射猎为业,民风淳朴,政治文化简易,没有文字,刻木记事而已,古时和现代发生的事情,全靠人口头传授,正如史官所记载的那样。黄帝以土德而为天下之主,北方的风俗称土为“托”,称后为“跋”,因此...
  • ·《》--  太祖道武皇帝,名皀,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嫡孙,献明帝拓跋
  • ·《》--  太宗明元皇帝,讳称拓跋嗣,太祖长子,母亲刘贵人。太宗于登国七年(392)在云中宫中诞生。太祖得子较晚,听说后大为高兴,于是大赦天下。太宗聪明睿智,宽厚弘毅,www.sLKj.oRg非礼不动,太祖很是惊奇。天兴六年(403),被封为齐王,拜授相国,加授车骑大将军。   当初,太宗母亲刘贵人被赐死,太祖告诉他说:“过去汉武帝准备立其子而杀死其母,为的是不让妇人以后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政。你理当继承皇统,所...
  • ·《》--  世祖太武皇帝,讳称焘,太宗明元皇帝的长子,母亲叫杜贵嫔。太祖天赐五年(408)在东宫出生,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太祖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完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泰常七年(422)四月,被封为泰平王,五月,监理国家。太宗生病,命世祖总统百事,世祖聪明大度,应付裕如。泰常八年(423)十一月初九,登上皇位,大赦天下。十二月,世祖追尊皇母为密皇后,晋封司徒长孙嵩为北平王,司空奚斤为宜城王,...
  • ·《》--  高宗文成皇帝,讳称,恭宗景穆皇帝的长子,母亲叫闾氏,真君元年(440)六月在东宫出生。高宗少而聪明敏达,世祖十分疼爱他,常让他跟随自己左右,称他是世嫡皇孙。五岁时,世祖北巡,高宗跟在其后,恰逢酋帅枷住一名奴隶要施以刑罚。高宗对他说:“这奴隶今天碰到了我,你应该把他放掉。”酋帅奉命解除奴隶的绑缚。世祖听说此事,说:“这孩子年龄虽小,却俨然把自己当作天子。”十分惊奇。成年...
  • ·《》--  显祖献文皇帝,名弘,是高宗文成皇帝的长子,母亲叫李贵人。显祖于兴光元年(454)秋季七月,在阴山北面出生。太安二年(456)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显祖聪明睿智、机敏颖悟,从小就有济救百姓的神武气象,仁孝纯至,礼敬师友。   和平六年(465)夏五月十二日,显祖登上皇帝宝座,大赦天下。尊奉皇后为皇太后。车骑大将军乙浑假称圣旨杀害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宫中。十六日,侍中、司徒、平...
  • ·《》--  高祖孝文皇帝,名宏,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的长子,母亲是李夫人。皇兴元年(467),八月二十九日,生于平城紫宫。出生之时,室内神光普照,天地之间缭绕着一股氤氲的祥和之气。孝文帝生就一身洁白如玉的好皮肤,在襁褓之中就显示出一种不同凡响的姿态,稍稍长大后,为人深沉,气度从容,仁厚孝顺,充分显露出君临天下者的风范。显祖非常惊喜,十分宠爱他。皇兴三年夏,六月初三,孝文帝被立为皇太子。   皇兴五年(471)秋...
  • ·《》--  世宗宣武皇帝,讳称元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母亲叫高夫人,当初,梦见被太阳追逐,躲到床下,太阳变成了龙,绕自己几圈,梦醒后惊悸不已,接着有孕。太和七年(483)闰四月,世宗在平城宫中出生。太和二十一年(497)正月十七日,被立为皇太子。   太和二十三年(499)夏季四月十二日,世宗在鲁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世宗年少,政柄委任给左右宰相。五月初一,高丽国派使者前来朝贡。六月十一日,朝廷分别派出侍臣巡察...
  • ·《》--  《魏书》北齐·魏收 撰   《魏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      帝纪第一 序纪   帝纪第二 太祖纪   帝纪第三 太宗纪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上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下 宗纪   帝纪第五 高宗纪   帝纪第六 显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