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书湖阴先生壁》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2、将:携带
  3、绿:指水色
  4、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5、送青来:送来绿色
  【翻译】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wWw.SLkj.org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着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
  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相关信息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登飞来峰》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⑴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玡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⑵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⑶闻:听闻,听说。 ...
  •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登飞来峰》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⑴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玡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⑵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⑶闻:听闻,听说。 ...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梅花》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遥:远远的   2、为:因为   3、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梅花》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数枝:几枝   2、凌寒:冒着严寒   3、开:盛开   【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泊船瓜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绿:吹绿了   2、何时:什么时候   3、还(huan):回   【翻译】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泊船瓜洲》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元日》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2、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3、千门万户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元日》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4、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书湖阴先生壁》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2、将:携带   3、绿:指水色   4、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过零丁洋》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1、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2...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2、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宋朝诗人文天祥的古诗作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1、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2、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3、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像&ldquo...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   1、西江月:词牌名   2、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翻译】 ...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   1、丰年:丰收的年景   2、听取:听见   【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
  • ·《毛泽东诗词全集》--  毛泽东诗词是指毛泽东创作的旧体古诗词作品。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本文共收录毛泽东诗词41篇,虽然没有全部收录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但都是挑选的经典作品:   《七律·答友人》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1、挑(tiǎ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亮   2、梦回:梦醒   3、吹角:军队中...
  •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1、八百里:牛名,亦兼指连营之广。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书湖阴先生壁》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2、将:携带   3、绿:指水色   4、排闼(tà):开门。 闼: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