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战

  【原文】
  凡与敌战,须激励士卒,使忿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①汉光武建武四年,诏将军王霸②、马武②讨周建④于垂惠⑤。苏茂将兵四千余救建,先遣精骑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势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⑥与吾相恃,两军不一,败道也,今闭营坚守,示不相救,彼必乘势轻进;武恨无救,则其战当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乘其敝,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兵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数十人断发请战。霸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遂败走之。⑦
  【注释】
  ①杀敌者,怒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②王霸:东汉将领。颍阳(今河南许昌西南)人,字元伯。新莽末,从刘秀起兵,破王邑、王寻,累功拜上谷太守,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后封淮陵侯。讨周建时任偏将军。③马武: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人,字子张。新莽末从刘秀破王寻等,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④周建:东汉初地方割据势力。⑤垂惠:地名。故址在今安徽蒙城北。⑥捕虏:指捕虏将军马武。⑦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王霸传》。
  【翻译】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激发鼓励部队士气,使他们对敌人充满忿怒和仇恨,然后再出战杀敌。诚如兵法所说:“部队奋勇杀敌的,是因为他们具有仇恨敌人的高昂士气。”东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光武帝刘秀命令偏将军王霸与捕虏将军WWw.slkj.oRg马武共同率军讨伐割据垂惠称雄的周建。苏茂率领四千余兵前来援救周建,而首先派遣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拦截马武所部的军粮,马武得悉率兵前去救援,这时,周建从垂惠城中出兵与苏茂精骑夹击马武。马武依赖有王霸为援,与敌交战不甚卖力,结果被敌人打败。马武率众溃逃经过王霸营垒时,大声疾呼地请求救援,但王霸回答说:“敌人兵力强盛,我如出援,连同你们必将两败俱伤,你们还是自己努力奋战吧!”说完就关闭营门坚守不出。王朝的部下都力争出援马武,王霸对此耐心解释说:“苏茂军都是精兵锐骑,而且人数又多。我军官兵心怀恐惧,而捕虏将军马武对我有单纯依赖思想,两军指导思想不相一致,这正是失败之道。现在我部闭营固守,以示互不相救,敌人必定乘胜贸然轻进;马武所部在外无救援可以依赖的形势下,一定会加倍努力,图存奋战。这样,苏茂部队就会疲惫劳困,我军乘其困敝不堪之时再出兵袭击,就可以打败它。”其后,苏茂、周建果然出动全部兵力进攻马武,双方激战很久,王霸所部有数十名壮士断发向他请求出战,王霸知道部队士气锐盛,出战时机成熟,于是就打开营门之后,出动精锐骑兵突袭敌军背后,苏茂、周建部队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下,大败而逃。
  【解析】
  本篇以《怒战》为题,旨在阐述加强部队仇恨敌人心理的教育对夺取作战胜利的重要性。它认为,只有在战前教育和激励士卒仇恨敌人,尔后再行出战,才能使其奋勇杀敌,夺取胜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自有阶级以来,战争总是阶级对阶级、集团对集团、民族对民族、国家对国家的一种生死搏斗。因此,战争双方的任何一方,无不是以对方为仇恨对象来教育和激励自己部队英勇杀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篇所论及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治军问题,它启迪人们必须时刻要结合形势、任务,把仇视敌人、憎恨敌人的教育作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抓出成效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调动部队的爱国热情和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东汉初年,汉将王霸与马武共同率军攻打反汉割据势力周建的垂惠之战,马武部队之所以先为敌人打败,并非力不抵敌,而是由于“武恃霸援,战不甚力”的缘故。有鉴于此,王霸对“大呼求救”的马武,不是应呼立即出救,而是采取“闭营坚守”。王霸的这种做法并非是见死不救,而是根据敌情我情实际,采取的一种诱使敌人轻进、激友自强奋战的巧妙手段。此种诱敌、激将之法果然生效,周建倾其全力进攻,马武率军力战不退。就在敌对双方“合战良久”,难解难分之际,王霸乘周建酣战不备,突然大开营门,亲率精锐骑兵袭击敌人之侧后,配合马武,前后夹击,大败敌人,取得了平定周建割据势力作战的完全胜利。

怒战相关信息

  • ·《合战》--  【原文】   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数处,敌若以众攻我,当合军以击之。法曰:“聚不聚为孤旅。”①开元②时,吐善③入寇,报新城④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王忠嗣⑤策马而进,左右驰突,如此无不辟易⑥,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⑦   【注释】   ①聚不聚为孤旅:语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②开元:唐玄宗的年号。③吐蕃:中国...
  • ·《分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众敌寡,当择戍平易宽广之地以胜之。若五倍于敌,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三倍于敌,二术为正,一术为奇。所谓一以当其前,一以攻其后。法曰:“分不分为縻军。”①梁将陈霸先②、王僧辩③讨侯景④,军于张公洲⑤。高旗巨舰,截江蔽空,乘潮顺流。景登石头⑥,望之不悦,曰:“彼军士有如是之气,不可易也。”帅铁骑万人,鸣鼓而前。霸先谓僧辩曰:“善用兵者,如常山之...
  • ·《乱战》--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不整,十卒喧哗,宜急出兵以击之,则利。法曰:“乱而取之。”①唐段志玄②从刘文静③拒屈突通④于潼关⑤,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败,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之,击杀数十人而还;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而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⑥   【注释】   ①乱而取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 ·《整战》--  【解析】   本篇以《整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阵势严整之敌作战时应当注意掌握的指导原则。它认为,作战中如果遇到行阵严整、士卒镇静的敌人,不可轻率与之交战,应当等待其发生变化之时,再不失时机地攻击它,就能打败敌人。这里引自《孙子兵法》的“无邀正正之旗”,邀,阻截;正正,谓整齐严密之状。整个句意是,不要去截击旗帜整齐、队伍严密的敌人。显而易见,本篇依据孙子的思想,通过对阵势...
  • ·《速战》--  【原文】   凡攻城围邑,若敌粮多人少,外有救援,可以速攻,则胜。法曰:“兵贵拙速。”①三国蜀将孟达②降魏,遂领新城太守,未几,复连吴附蜀以叛魏。司马懿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蜀交结,宜观望而后可。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当及其未定③,促④而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至其城下。吴、蜀各遣将救达,懿乃分兵拒之。初,达与诸葛亮书曰:“宛⑤去洛⑥八百里,去吾⑦一千二百...
  • ·《缓战》--  【原文】   凡攻城之法,最为下策,不得已而为之。所谓三月修器152白话百战奇略械,三月成距堙①者,六月也。谓戒为己者,忿躁不得攻具而令士卒蚁附,恐伤人之多故也。若彼城高池深,多人而少粮,外无救援,可羁縻②取之,则利。法曰:“其徐如林。”③十六国前燕将慕容恪④击段龛⑤于广固,围之。诸将请恪急攻,恪曰:“军势有宜缓以克敌,〔有宜急而取之〕。若彼我势均,外有强援,恐有腹背之患,则攻之不...
  • ·《火战》--  【原文】   凡战,若敌人居近草莽,营舍茅竹,积刍聚粮,天时燥旱,因风纵火以焚之,选精兵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行火必有因。”①汉灵帝②中平元年,皇甫嵩③讨黄巾④,汉将朱俊⑤与贼波才⑥战,败,贼遂围嵩于长社⑦。贼依草结营,会大风。嵩敕军束苣⑧乘城,使锐卒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曹操将兵适至,合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⑨   【注释】   ①行...
  • ·《水战》--  【原文】   凡与敌战,或岸边为阵,或水上泊舟,皆谓之水战。若近水为战,须去水稍远,一则诱敌使渡,一则示敌无疑。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欲不战,则拒水阻之,使敌不能济。若敌率兵渡水来战,可于水边伺其半济而击之,则利。法曰:“涉水半渡可击。”①汉郦生说齐下之,齐王②日与生纵酒为乐,而罢守备。蒯通③说信,遂渡河,袭破齐。齐下以郦生卖己,烹之,而走高密④,请救于楚。楚遣龙且将兵...
  • ·《怒战》--  【原文】   凡与敌战,须激励士卒,使忿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①汉光武建武四年,诏将军王霸②、马武②讨周建④于垂惠⑤。苏茂将兵四千余救建,先遣精骑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势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
  • ·《气战》--  【原文】   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①者,鼓也。能作士卒之气,则不可太频,太频则气易衰;不可太远,太远则力易竭。须度敌人之至六七十步之内,乃可以鼓,令士卒进战。彼衰我盛,败之必矣。法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②春秋,齐师伐鲁,庄公将战,曹刿③请从,公与之同乘,战于长勺④。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鼓之,齐师败绩。...
  • ·《逐战》--  【原文】   凡追奔逐北,须审真伪。若旗齐鼓应,号令如一,纷纷纭纭,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须当虑之。若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号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却也,可以力逐。法曰:“凡从勿怠,敌人或止于路,则虑之。”①唐武德元年,太宗征薛仁杲②,其将宗罗睺拒之,大破于浅水原③。太宗帅骑追之,直趋折墌④围之。仁杲将多临阵来降,复还取马,太宗纵遣之。须臾,各乘马至。太宗具知仁杲虚实,乃进兵合围...
  • ·《归战》--  【原文】   凡与敌相攻,若敌无故退归,必须审察,果力疲粮竭,可选轻锐蹑之。若是归师,则不可遏也。法曰:“归师勿遏。”①汉献帝建安三年,曹操围张绣②于穣③。刘表④遣兵救之,绣欲安众⑤守险,以绝军后。操军不得进,前后受敌,夜乃凿险〔为地道〕伪遁,伏兵以待。绣悉兵来追,操纵奇兵〔步骑〕夹攻,大败之。谓荀彧⑥曰:“虏遏我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⑦   【注...
  • ·《不战》--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势不利;彼或远来,粮饷不绝,皆不可与战,宜坚壁持久以敝之,则敌可破。法曰:“不战在我。”①唐武德中,太宗帅兵渡河东讨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②时年十七,从军,与太宗登玉壁城③观贼阵,顾谓道宗曰:“贼恃其众,来邀我战,汝谓如何?”对曰:“群贼锋不可当,易以计屈,难以力争。今深沟高垒,以挫其锋,乌合之徒,莫难持久,粮运将竭,当自离散,可不战而擒也...
  • ·《必战》--  【原文】   凡兴师深入敌境,若彼坚壁不与我战,欲老我师,当攻其君主,捣其巢穴,截其归路,断其粮草,彼必不得已而须战,我以锐卒击之,可败。法曰:“我欲战,敌虽深沟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①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召司马懿于长安诣京师,使将兵往辽东讨公孙渊。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②,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③。度渊以何计得策?”懿曰:“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
  • ·《避战》--  【原文】   凡战,若敌强我弱,敌初来气锐,且当避之,伺其疲敝而击之,则胜。法曰:“避其锐气,击其情归。”①汉灵帝中平五年,凉州②贼王国③围陈仓④,以皇甫嵩讨之。董卓请速进,嵩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之。是以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国攻之终不拔,其众疲敝解去。嵩进兵追击之。...
  • ·《围战》--  【原文】   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城可拔,军可破。法曰:“围师必缺。”①汉末,曹操围壶关②,攻之不拔。操曰:“城拔,皆坑之。”连月③不下。曹仁言于曹操曰:“围城必示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使人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延日久。今钝兵坚城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策〔也〕。”操从仁言,乃拔其城。④  ...
  • ·《声战》--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①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②,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③,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④,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弇敕诸将夜半皆蓐食...
  • ·《怒战》--  【原文】   凡与敌战,须激励士卒,使忿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①汉光武建武四年,诏将军王霸②、马武②讨周建④于垂惠⑤。苏茂将兵四千余救建,先遣精骑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势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