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全文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弟子规全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全文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弟子规全文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弟子规对后世影响颇大,对于提升文化WwW.SlkJ.orG修养的人最需要读的是古今中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领导者特别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各级人士应该读读《弟子规》。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总之,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十年“文革”浩劫中,作为孔孟思想的重要内容,《弟子规》遭到无理批判。今天我们应该重新谈谈《弟子规》的积极一面了。
  《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经常广泛运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厚德品行。今后,还要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把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弟子规全文之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释】
  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全文之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解释】
  父母叫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能够迟缓。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刻行动,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这是对父母的一种恭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父母的责备大部分都是出自于爱心,所以即使是父母说错了,我们心里明白,也不必跟父母顶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解释】
  为人子女, 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来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父母批准了我们才可以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这些都是必要的礼貌。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不要任意改变。长大以后,应居有定所、事业专注,切勿荒废、空过一生,让父母为我们担忧。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解释】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也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而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地私藏起来。一旦被发现,父母心里一定十分伤心生气。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解释】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当子女的应该尽力去准备齐全,父母亲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掉。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解释】
  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是很容易的事情。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父母有过失,当子女的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态度一定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应做到和颜悦色地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解释】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固执不听,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然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因为,有孝心的人是不忍心陷父母于不义的。纵然遭到责打,我们也无怨无悔,不能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古人熬制中药,在给父母服用之前都会先尝一下,看看温度凉热是否适宜。昼夜侍奉在父母的床前,这是一种孝心的流露。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释】
  当父母亲不幸去世,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因而经常悲伤哭泣。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要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古礼特重葬礼,而重视丧葬之根本目的是在教化活人,以此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性和反哺报恩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容易夹杂势利的因素而不纯粹,唯有对死者,没有欲望,只有真情。现在当然可以改革葬礼仪式,不必厚葬,但一定要有对父母的真情,切不可流于形式。

  弟子规全文之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解释】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而减少冲突。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讲话要谨慎,不要说过激、太过伤人的话语,给对方一分尊重,不要逼人太甚,这样自然就不会刺痛对方而产生怨恨。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解释】
  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的就帮忙,不能帮忙则代为转告。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解释】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这是对长辈的一种尊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要表现出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路上遇见长辈,应快步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解释】
  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长辈离开以后,应该站在原地,目送长辈离开百步之遥,我们才可以离开。长辈如果站着,我们绝对不可以坐,因为这是非常无礼的。即使是长辈不坐,我们也不能坐。当长辈坐下来了,吩咐我们也一起坐时,我们才可以坐下来。如果长辈没让我们坐,那我们就要侍奉在长辈旁边,服务于长辈。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解释】
  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柔和适中,但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和颜悦色、柔和清楚最好。有事要到长辈面前,应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解释】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弟子规全文之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解释】
  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不要等到年纪老了,才悔恨自己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身体健康。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解释】
  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拉锁、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注重生活细节,不仅有助于形成自身的威仪,还能逐渐养成做事严谨的习惯。回家后脱下来的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以免弄皱弄脏,要找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解释】
  穿衣服须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做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解释】
  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惹出多少是非。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要稳重大方、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所谓“ 立如松, 行如风, 坐如钟,卧如弓”。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作揖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解释】
  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不要歪倒斜靠在墙边,这样看起来很不庄重。坐的时候不可以两条腿岔开像畚箕一样,更不可以养成抖脚的坏习惯。有些人一坐下来腿就拼命地摇,这些都是心很浮躁、不安定、轻浮、傲慢、非常不雅观的举动。在古代房门口都会有布帘或竹帘,就等于我们现在的门一样,这是教我们开关门时,动作要轻,太大声有时会吓到人,而且我们的动作如果太大,有时帘子或门会打到后面的人。在走路转弯时,要与物品的棱角保持较宽的距离,除了避免使自己受伤外,也不会把东西弄乱或弄坏。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解释】
  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要稳稳当当、按部就班地进行。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解释】
  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不健康的场所,如赌博、色情、网吧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办公室或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里面的人知道有人要进来了,这个除了显示行为光明正大外,也是避免吓到别人。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解释】
  现代家庭都有门铃,我们按了门铃,对方拿起听筒一定会问:“你是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报出自己的姓名并表明来意,而不是说:“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是谁?当我们要用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先经过主人的同意。如果事先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就擅自动用,这种行为就叫作偷盗。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释】
  借用他人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这样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了。

  弟子规全文之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解释】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对自己讲出来的话绝对要放在心上去实践、去履行。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说多了,大部分都是废话,不如少讲几句,避免过失。说话要恰到好处,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着边际、没有根据的谎话,终有被识破的时候。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解释】
  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如果已经被污染,就要下定决心切实戒除掉。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解释】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意气用事、轻率表态,事到临头才发现不合理,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那就太被动了。我们讲话吐字要清楚而有力,缓缓道来,要讲的很舒畅、放松。说话不可以太急,每个字都要吐的清清楚楚、不模糊,听的人也就听得很清楚、很舒服,这也避免了让人会错意而造成没必要的误会。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解释】
  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好坏时,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如果与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见到人家的优点,我们要马上见贤思齐,向人学习。即使跟他差距很远,我们也要慢慢努力地去追赶,希望有朝一日能跟他看齐,这是一种好学的精神。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解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先反观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假如有,要赶快修正,假如没有,要警惕自己将来不要犯。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厉,奋发图强,努力赶上。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解释】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方面不如他人,心里不必难过,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物质上的这些享受够用就好,知足才是真正的富。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得不得了,很快那些说好听话的、替你掩饰过失的、教你吃喝玩乐的损害你的朋友就会来接近你,让你堕落,而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远离你了,因为你根本听不进去好话,何必跟你结怨呢。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解释】
  听到别人赞叹我们,心中感到很惶恐,深怕别人言过其实,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好,应该要更加努力才对,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失,能够感到很欢喜,那么自然就有正直、诚实、讲信用的益友跟我们走在一起了,这对我们的学业、事业、道业都有莫大的帮助啊。无心犯的过失,这种过失称为错。假如已经知道这件事是错的,但是还要去做,那就是作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解释】
  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地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替自己开脱、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反而又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了。

  弟子规全文之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解释】
  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德行高尚的人,他自自然然就有很高的名望。人们所敬重的是他高尚的品行,而不是他的外表容貌是否出众。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解释】
  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一个人有才能和本事,不要自私保守、舍不得付出,要时刻想着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看到别人有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解释】
  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别人很忙没空时,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我们不要闲言碎语去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解释】
  别人的缺点、短处,不要去揭穿。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否则很可能为我们自己招来灾祸,这种缺德事是不可以做的。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进一步把善行提升。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解释】
  到处宣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这是最坏最恶的一件事,这是最大的过失。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要懂得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那么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亏损。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解释】
  财物的取得和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不可含糊。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当我们要对人说话或让人做事的时候,必须要先问问自己,别人如果这样对我们,我们能接受吗?喜欢吗?如果我们不希望别人这样对自己,那我们就不应该这样对待别人。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解释】
  受人恩惠要常常记在心里,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如果不小心和人结了怨仇,应请求他人的谅解。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耿耿于怀这是对不起自己、自己糟蹋自己,何苦来呢?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的心情多舒服啊。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现代社会包括下属、下级在内),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庄重,并且以身作则,不可轻浮随便。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解释】
  如果对待下属是用权势强逼来压人,强迫对方屈服听你的话,虽然对方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难免口服心不服、不以为然,而惟有以理服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弟子规全文之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解释】
  同样是人,品行高低、善恶邪正却是良莠不齐。跟着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很多,而真正仁慈博爱的君子却很稀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解释】
  能够亲近仁德之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道德学问一天天地进步,过失就会逐渐地减少。不肯亲近仁人君子与圣贤教育,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最后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弟子规全文之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解释】
  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如果只是一味地做,而不去学习圣贤教诲,那就会变得自以为是,执着自己的见解,违背了真理,这也是不对的。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解释】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思,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想看其他的书,或是这段还未读完、读通,就又想读另一段,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来。学东西不能一知半解,要精益求精。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解释】
  在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这样心里没有压力,但是工夫要用的紧,每天都要努力,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就都迎刃而解了。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要马上把问题记录下来,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通过,这是认真学习的态度。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解释】
  书房、卧房都要保持清洁、干净,墙壁也要干净,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桌面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这样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解释】
  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即使在有急事的时候,看完书也要把它顺手合上,放回书架原处,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修补好,保持完整,这是对书的恭敬、爱护。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解释】
  不是传述圣贤道理言行的书籍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看。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污染,心志变得不健康。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而应该发奋向上,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任何美好的结局都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圣贤的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弟子规全文相关古诗词

  • ·古诗《行香子·树绕村庄》--  《行香子·树绕村庄》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前言】   《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 ·古诗《暮秋独游曲江》--  《暮秋独游曲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前言】   《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根据自己情感经历写成的。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心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注释】...
  • ·古诗《寄蜀客·君到临邛问酒垆》--  《寄蜀客·君到临邛问酒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   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   【注释】   ①蜀客:作者的一位朋客。   ②临邛:卓文君的故乡,即今四川省临崃县。酒垆:酒店里安置酒瓮的土墩子,也为酒店的代称。   ③长卿:司马相如,长卿是其字。少好学,喜剑,因慕蔺相如之为人,故效其名,景帝时为武常侍,因病免。所作《子虚赋...
  • ·古诗《忆住一师》--  《忆住一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前言】   《忆住一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由帝城的晓钟,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重现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在写作手法上,构思巧妙,意境幽远。   【注释】   ①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
  • ·古诗《重有感·玉帐牙旗得上游》--  《重有感·玉帐牙旗得上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前言】   《重有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甘露之变”后国家政治形势的看法,诗中对刘从谏上表之事予以肯定,主张各地的武...
  • ·古诗《楚宫二首》--  《楚宫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其二】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   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前言】   《楚宫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两首诗作于作者自桂林返长...
  • ·古诗《银河吹笙》--  《银河吹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前言】   《银河吹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七言律诗,该篇从当前所见所闻所感的物象兴起,引出往日欢情的追忆和昨夜鸟啼的插念,再跳跃到远隔异乡的故园花开的想象,又回到现实眼前...
  • ·古诗《板桥晓别》--  《板桥晓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前言】   《板桥晓别》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情人离别时候的情景,整首诗歌充满了奇幻绚丽的色彩和新奇浪漫的情调,这种写法实在是写言别的一种新境界。纪晓岚在《玉溪生诗说》中赞此诗“何等风韵,如此作艳...
  • ·古诗《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全文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弟子规全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
  • ·古诗《秋风词》--  《秋风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前言】   《秋风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
  • ·古诗《孔子的名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
  • ·古诗《早春寻李校书》--  《早春寻李校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款款春风淡淡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前言】   《早春寻李校书》,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稹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年早春之际,诗人为寻友人李校书,晨起甚早,徒步江岸,见春色灿烂,万物生机,不竟大喜,更为能见到李校书...
  • ·古诗《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前言】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上。两首诗都蕴含了落叶归根之意,亦兼有韶华易逝的慨叹和日暮乡关的愁绪。第一首诗由眼前的夏日美景联想起江南故乡的风光,抒发了对故乡...
  • ·古诗《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此书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
  • ·古诗《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作者为金朝诗人赵秉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前言】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是金代赵秉文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原文】   ⑴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秋斋独宿:韦应物的诗作。   ⑵冷晕:借“晕”代月。   【翻译】   清冷的烛火浸没在快要燃尽的蜡烛,绵绵...
  • ·古诗《赠元稹·自我从宦游》--  《赠元稹·自我从宦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
  • ·古诗《赠樊著作》--  《赠樊著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
  • ·古诗《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全文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弟子规全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