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陈与义。其全文如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前言】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此诗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的语文试题中。
  【注释】
  ⑴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⑵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⑶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⑷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先: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⑸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翻译】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wwW.slKJ.Org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我忽然想念他们,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何等的风流俊逸。
  【鉴赏】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一联写诗人观赏杏花,以诗自娱,以自然清新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却并未道出诗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就对仗来说,此联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列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对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对仗要求和谐工稳,是六朝以来的总体趋势;但至唐代发展到极致以后,一些有创造性的诗人如杜甫韩愈等又致力于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对仗方式,力图求新求变,突破这种工稳,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里,就更是有意识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稳,而着重于两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陈与义的这一联,上句写客中吟咏送日的宁静、淡泊,下联写一个清丽的境界,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两句之间在字面上是否的对,倒没有特别注意。从这个角度看,这联诗也反映了宋人对唐诗的发展。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相关古诗词

  • ·古诗《风鸢图诗》--  《风鸢图诗》作者为明朝文学家徐渭。其全文如下: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前言】   相传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他在鲁山(今山东省潍县境内)因为看到老鹰在空中盘旋,因而有了制造风筝的念头,但他制造风筝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后来墨翟...
  • ·古诗《仪礼全文》--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   《仪礼》原来就叫《礼》,汉朝人称为《士礼》,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仪礼》,比如《晋书·荀崧传》就有请立郑玄《仪礼》博士的话。其实,改称《仪礼》也不无道理,因为《仪礼》十七篇,全是礼仪的详细...
  • ·古诗《礼记全文_礼记翻译_礼记下载》--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
  • ·古诗《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不极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
  • ·古诗《了凡四训白话文_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可以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实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但是了凡四训的原着,是用文言文写的;对现代人而言,阅读起来比较吃...
  • ·古诗《山海经异兽图大全_山海经全文_山海经白话文》--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显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
  • ·古诗《易经》--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易”有变易(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传说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是建WWW.SLkJ.Org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
  • ·古诗《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
  • ·古诗《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陈与义。其全文如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前言】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此诗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的语文试题中。   【注释】   
  • ·古诗《鬼谷子》--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一书,从主要内容来看,是针对谈判游说活动而言的,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也被称为兵书。书以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它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谋...
  • ·古诗《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
  • ·古诗《列子》--  《列子》,道家学派著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生卒不详,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庄子》中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西汉刘向《列子传》谓“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属道家学派。   《列子》共八卷,《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今本已非原书,约成于晋太康二年后。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便均...
  • ·古诗《管子全文_管子翻译》--  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之时由于其功业显赫, “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传人丰wWW.slKJ.Org富发展,战国时期管...
  • ·古诗《吴子》--  《吴子》,又名《吴起兵法》,是吴起军事思想的主要载体。今本《吴子》共二卷六篇,依次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记载,《吴子》一书为48篇,与今本相差甚远。历史上曾有人据此认定《吴子》一书为伪作,这是没有根据的。至于篇目之差,可能是由于流传过程中亡伙所致。   现存宋版《武经七书》本、影宋本《孙吴司马法》本《吴子》凡上下两卷,包...
  • ·古诗《伤歌行·昭昭素明月》--  《伤歌行·昭昭素明月》作者为汉乐府。其古诗全文如下: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前言】   《伤歌行》是一首汉乐府叙事诗。诗写闺情,以女主人公的...
  • ·古诗《陇头行·陇头路断人不行》--  《陇头行·陇头路断人不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着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前言】   《陇头行》一方面书写凉州城的陷落以及华夏民族受到的苦难,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受到掳掠奴役的人民对于恢复自由,重...
  • ·古诗《秋夜长·殊未央》--  《秋夜长·殊未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前言】   《秋夜长》描写的是一个闺妇为她出征的丈夫...
  • ·古诗《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陈与义。其全文如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前言】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此诗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的语文试题中。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