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年年雪里

  《清平乐·年年雪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前言】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沉。
  【翻译】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鉴赏】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WWW.SlkJ.Org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后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WWW.SlkJ.Org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清平乐·年年雪里相关古诗词

  • ·古诗《清平乐·莺来燕去》--  《清平乐·莺来燕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莺来燕去。宋玉墙东路。草草幽欢能几度。便有系人心处。   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一点恹恹谁会,依前凭暖阑干。   【前言】   《清平乐·莺来燕去》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词。“莺来燕去”,不只是说时光过得飞快,更喻指女主人的生活情况也在不停地变化,而最让她成为...
  • ·古诗《清平乐·留人不住》--  《清平乐·留人不住》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桌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前言】   《清平乐·留人不住》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此乃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上阕写送者,“留人...
  • ·古诗《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红笺小字》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前言】   《清平乐·红笺小字》由晏殊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是晏殊“艳情”词的代表作之一。上阕修书寄情。“鸿雁在云...
  • ·古诗《清平乐·雨晴烟晚》--  《清平乐·雨晴烟晚》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冯延巳。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前言】   《清平乐·雨晴烟晚》描写的是女子独居伤怀、望夫归来的情景。雨晴烟晚,池满绿水,垂柳穿燕,一位闺女正倚栏凝望西南的一弯新月。但孤眠的凄冷感受和深心苦闷是难以说出的。   【...
  • ·古诗《清平乐·别来春半》--  《清平乐·别来春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前言】   《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是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作,一般认为是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
  • ·古诗《车遥遥篇·车遥遥兮马洋洋》--  《车遥遥篇·车遥遥兮马洋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傅玄。其古诗全文如下: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鉴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虽已经离去,情却常难断绝。因此就有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伤,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此诗即借一位妻子真...
  • ·古诗《牡丹·去春零落暮春时》--  《牡丹·去春零落暮春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薛涛。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鉴赏】   这首《牡丹》诗用“情重更斟情”的手法,把花人之间的感情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   “去春零落暮春...
  • ·古诗《登岳阳楼·不作苍茫去》--  《登岳阳楼·不作苍茫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萧德藻。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前言】   《登岳阳楼》是宋代诗人萧德藻的作品。此诗首联抒写感慨,颔联写诗人的行踪,颈联写游赏洞庭,尾联化用前人诗意而有新趣。全诗对仗工整,自然浑成,以深沉的感慨写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气象,诗中...
  • ·古诗《清平乐·年年雪里》--  《清平乐·年年雪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前言】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
  • ·古诗《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毛泽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前言】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该诗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七日的《光明日报》。1935年...
  • ·古诗《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前言】   辛弃疾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常往来于一博山道中。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官为民,在江西上饶闲居,游历博山时所做,时间约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作者约为45岁。   【注释】   ①庵...
  • ·古诗《清平乐·太山上作》--  《清平乐·太山上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前言】   《清平乐·太山上作》是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在游览东岳泰山时写下的。在词中,作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世事得失的闲淡心情。词中曾四处化用《庄子》中的语句,却并非表...
  • ·古诗《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前言】   《忆秦娥·箫声咽》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伟大诗人李白所作。此词双片四十六字,伤今怀古,托兴深远。上片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
  • ·古诗《忆秦娥·临高阁》--  《忆秦娥·临高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前言】   《忆秦娥·临高阁》,是由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作。关于此词的所作之时,有以为作于作者南渡之前,有以为作于作者南渡之后;关于此词的所作之意,有以为作...
  • ·古诗《忆秦娥·梅谢了》--  《忆秦娥·梅谢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前言】   《忆秦娥·梅谢了》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词。刘克庄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的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强烈指责。   【注释】   ...
  • ·古诗《忆秦娥·秋萧索》--  《忆秦娥·秋萧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黄机。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前言】   《忆秦娥·秋萧索》是南宋词人黄机的作品。上片写秋景,下片写离人内心的活动。明写游子的离愁,暗写闺怨,两地相思,一种情愫,在萧索的秋景衬托下,更显得深挚动人。   【注释】   ⑴孤负...
  • ·古诗《忆秦娥·子夜歌》--  《忆秦娥·子夜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前言】   《忆秦娥·子夜歌》又称《子夜歌·三更月》,相传创始于李白。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表达了一个闺中少妇与...
  • ·古诗《清平乐·年年雪里》--  《清平乐·年年雪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前言】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