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南春色到滹沱,杨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前言】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去滹沱会见蕃使的情景和感想。前两句写会见的时间、地点和热烈场面。后两句是作者参加这次盛会的感想。这首诗自然流畅,优美隽永,有清沏爽利之感。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情。写景由远而近,层次分明;抒情含而不露,蕴籍有致。全诗前后照应,情景交融。
  【注释】
  ⑴滹沱:水名,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泰戏山,东流入河北平原,经正定、任丘,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蕃使:这里指回纥使者。列名:指被列为正式参与会见的成员。
  ⑵漠南:亦作“幕南”,大漠之南,指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汉代用以称匈奴,唐代为回纥居地,这里指回纥。
  ⑶塞马:谓塞外蕃使之马。
  ⑷闭:设防。
  ⑸汉家:指唐朝,唐代诗人例皆以汉指唐。郅支:匈奴单于名,本名呼屠吾斯,为呼韩邪单于之兄,任左贤王,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自立为单于,并归顺汉朝,以后几年都来汉朝献。元帝初元元年(前48)杀汉使而叛,后来被汉派兵讨杀。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郅支单于被杀后,呼韩邪单于入汉朝见,请求和亲,元帝以宫女王嫱赐单于。呼韩邪单于十分高兴,上书愿为汉守护西北边疆,请汉罢除边防,以休养天子人民。元帝令臣下集议。郎中侯应列举十条理由,以为“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彊则骄逆”,不可许。
  【翻译】
  漠南的绚烂春光,已经蔓延到了滹沱,两岸青青的柳色,引来许多骏马渡河。从此那重关险隘,敞开大门不用封锁,汉家的基本政策,多次允许郅支求和。
  【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去滹沱会见蕃使的情景和感想。“滹(hū乎)沱”,水名,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泰戏山,东流入河北平原,经正定、任丘,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唐代回纥使者至京城长安(今西安市),照例取道滹沱,参照诗的内容看,题中“蕃使”,当指回纥。唐同回纥虽也有过一些冲突,但总的说来,关系较好。回纥为了摆脱突厥的奴役,一直归附唐朝。唐朝为了击退突厥、吐蕃的侵掠,对回纥(hè)采取保护、联合的策略,并应回纥的请求,先后嫁了四个公主到回纥。据《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公元787年(德宗贞元三年),回纥遣使者来贡方物,且请和亲。次年十月,回纥公主及使者来唐迎亲,“凡遣人千余,纳聘马二千。德宗令朔州(今山西朔县西南)、太原分留七百人,其(回纥)宰相首领皆至,分馆鸿胪、将作。”这次迎娶的,就是德宗之女咸安公主,使者十月到京,回程至滹沱,当在公元789年(贞元五年)春日,观诗中“漠南春色”的措词和所写隆重景象,诗中所写可能就是这次接待下嫁回纥的咸安公主的活动。“列名”,指被列为正式参与会见的成员。
  诗的开头两句写会见的时间、地点和热烈场面。“漠南”,亦作“幕南”,大漠之南,指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汉代用以称匈奴,唐代为回纥居地,这里指回纥。“春色”,语意双关,既指春日的景色,也代指蕃使,即咸安公主,这时她已被唐册封为智慧端正长寿孝顺可敦(可敦为回纥可汗之妻的专名。在唐代,回纥的可汗、可敦大多请求唐朝册封),故以“漠南春色”称之。“塞马”谓塞外蕃使之马。“塞马多”谓蕃使众多,这次回纥来人共千余。滹沱河上,成千上百的塞马昂首挺立,场面非常热烈壮观。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春色、春光,常用来象征温馨祥和的事物。春风吹拂,杨柳青青,滹沱河上,春光荡漾。这美好的春色,不仅烘Www.SlkJ.Org托出人们的喜悦心情,还象征唐与回纥的和睦关系。
  三四两句是作者参加这次盛会的感想。“闭”谓设防。“汉家”,指唐朝,唐代诗人例皆以汉指唐。“郅(zhì至)支”,匈奴单于名,本名呼屠吾斯,为呼韩邪单于之兄,任左贤王,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自立为单于,并归顺汉朝,以后几年都来汉朝献。公元前48年(元帝初元元年)杀汉使而叛,后来被汉派兵讨杀。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郅支单于被杀后,呼韩邪单于入汉朝见,请求和亲,元帝以宫女王嫱赐单于。呼韩邪单于十分高兴,上书愿为汉守护西北边疆,请汉罢除边防,以休养天子人民。元帝令臣下集议。郎中侯应列举十条理由,以为“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彊(强)则骄逆”,不可许。诗的后两句即用此事。意思是说,朝廷频频准许同回纥和好,而今万里关山,均不设防。这既是承上文赞美唐与回纥的和好,同时也是对唐的边防废弛的忧虑。诗人认为唐与回纥保持和好关系是应该的,所以诗中加以赞美,但他觉得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边备,因为回纥此时虽然归附,难保今后不会像郅支叛汉那样叛唐为乱。“频许”二字,即含有时叛时服的意思。如果边防废弛,必然要吃大亏。事实上,在这之前不久,即公元778年(大历十三年)回纥就曾入侵太原,唐军士卒死千余人,后赖代州(今山西代县)都督张光晟打败回纥,北人才得以安宁。
  其诗表达了对于边关和平的向往和对唐德宗时期对外和亲政策的强烈不满,认为将公主外嫁是羞耻的行为。李益是中唐七言绝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清沈德潜称他“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此诗前两句用写景来叙事抒情,后两句议论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确实可与龙标、供奉媲美。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相关古诗词

  • ·古诗《上汝州郡楼》--  《上汝州郡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前言】   《上汝州郡楼》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鉴赏】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境界苍凉,寄意深远。诗的首句中,“黄昏鼓角”写的是目所见、耳所...
  • ·古诗《隋宫燕·燕语如伤旧国春》--  《隋宫燕·燕语如伤旧国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前言】   《隋宫燕》是由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通过“隋宫燕”所见的一切,反映出了隋宫的寂寞、萧条、冷落,抒发了诗人对隋王朝的衰亡之感。   【注释】   隋宫:指汴水边隋炀帝的行宫,当时已荒废。   旧国:指...
  • ·古诗《行舟·柳花飞入正行舟》--  《行舟·柳花飞入正行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鉴赏】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
  • ·古诗《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  《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前言】   《春夜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作者通过从眼前景物到想象传说,从寒山笛声到迁客,到洞庭群雁夜飞,在一系列具体形象的叠现之中,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以人唤春归...
  • ·古诗《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  《听晓角·边霜昨夜堕关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前言】   《听晓角》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首句写秋霜落叶,展示了边城秋日的萧瑟景象;次句在秋霜落叶中,又添了一轮孤月,写出了在拂晓的号角声中景象的凄凉;第三句是诗人抬头看见空中无数大雁飞过时产生的联想,暗示了边塞景象的广漠...
  • ·古诗《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前言】   《东鲁门泛舟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描写月夜泛舟的情趣,不但概括了许多自然物独特的形态,也勾勒出波摇石动、舟寻溪转和桃花夹岸的生动画面。两首诗都是前面写景,后面抒情,且都提到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反映了诗人...
  • ·古诗《游南阳清泠泉》--  《游南阳清泠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惜彼满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前言】   《游南阳清泠泉》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纪游之作。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春。诗中写出了作者对清泠泉周边景物的喜爱,流露出思乡之情。   【翻译】   红日西下,珍惜之情油然而生,寒泉清冷,惹人喜爱。夕...
  • ·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前言】   《答族侄僧中孚...
  • ·古诗《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南春色到滹沱,杨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前言】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去滹沱会见蕃使的情景和感想。前两句写会见的时间、地点和热烈场面。后两句是作者参加这次盛会的感想。这首诗自然流畅,优美隽永,有清沏爽利之感。前两句侧重写
  • ·古诗《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  《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前言】   《写情》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失恋诗。此诗描写情人约会不至而恼恨不已的心情。诗中说,只因伊人已多次爽约,今夜幽会又愆期,于是横下一条心:“从此不再思恋伊。”表现了失恋的痛苦。全诗语言简练,诗境含蓄深邃,在唐...
  • ·古诗《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回》--  《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前言】   《汉宫词》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体裁七言绝句。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虚构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   【注释】   ⑴青雀:指青鸟,即《山海经》中提到的...
  • ·古诗《江南曲·绿江深见底》--  《江南曲·绿江深见底》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储光羲。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鉴赏】   首句“绿江深见底”,描绘江水碧绿,又非常清澈,尽管水很深,却能一望见底。诗人以朴素、简洁的语言画出一条清江,足已使人想象江南水乡风光的明媚秀丽。这句诗以赞叹的口吻写出,表现了水乡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够看见绿江的底,可见...
  • ·古诗《留别柳中庸》--  《留别柳中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注释】   ⑴柳中庸:一作仲庸,名淡,河东人,李端好友。   ⑵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⑶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背城:即城之北。   ⑷离人:即将分别之人,此指柳中庸。出:离开。   ⑸寒树:意即寒天冷清凋残的树林。   ⑹相逢:一作“桂...
  • ·古诗《芜城·昔人登此地》--  《芜城·昔人登此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   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   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前言】   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此,筑广陵城。南朝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死焉,城遂荒芜,鲍照作《芜城赋》以讽之,因得名。唐李商隐《隋宫》诗:“紫泉宫...
  • ·古诗《胡腾儿·胡腾身是凉州儿》--  《胡腾儿·胡腾身是凉州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胡腾儿...
  • ·古诗《瘦马行·城傍牧马驱未过》--  《瘦马行·城傍牧马驱未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   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   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   岂意今朝驱不前,蚊蚋满身泥上腹。   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   终身枥上食君草,遂与驽骀一时老。   倘借长鸣陇上...
  • ·古诗《妾薄命·落花去故条》--  《妾薄命·落花去故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袁宏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   妇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   【鉴赏】   此诗前半首痛定思痛,道出了任人摆布的可悲命运...
  • ·古诗《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南春色到滹沱,杨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前言】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去滹沱会见蕃使的情景和感想。前两句写会见的时间、地点和热烈场面。后两句是作者参加这次盛会的感想。这首诗自然流畅,优美隽永,有清沏爽利之感。前两句侧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