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前言】
  《归嵩山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
  【注释】
  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
  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
  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靠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翻译】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赏析】
  《归嵩山作》此诗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安详闲适的心情。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诗人归隐嵩山的情景。清澈的水流环绕着绵延不绝、草木丛生的林地,诗人的车马悠闲地行进,描绘出一派从容自在的景象。诗人浮宦一生,终于可以辞官归隐,得以享受山林之趣,心情自然是安详闲适的。“闲闲”一词既刻画出车马徐徐前行的从容,又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颔联紧承“清川带长薄”一句而来,进一步描摹途中景色。河中水流潺潺,仿佛也似人一般有情意,跟随在诗人左右;林中暮鸟归栖,也好像在和诗人一起结伴而还。此处移情及景,把流水和暮禽拟人化,写景生动活泼。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对山林的亲切和归隐的怡然自得之情。诗人的辞官归隐正如暮禽的倦归一样,此时的诗人超然世外,寄情山林,可谓景中有情,意蕴深远。
  中间四句进WwW.sLkj.org一步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与还”承“长薄”,这两句又由“车马去闲闲”直接发展而来。这里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照应题目。点明隐居主题。“迢递”是形容山高远的样子,对山势作了简练而又形象的描写。“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安心地过自己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诗人的心境重又回归于淡泊闲适。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此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王维后期的山林隐逸诗歌受当时禅宗思想影响,多写空明澄澈之境,而此诗写于王维归隐之初,因此和其他诗歌颇为不同。全诗层次分明,景中有情,意境悠远。从开始的闲适自得到后来的萧瑟凄清再到最后的闭门谢客,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清川”“长薄”“流水”“暮禽”,这些山林中的景物使诗人倍感亲切,有一种回归的欣喜。“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象一方面显示出诗人归隐后心境的寂然,另一方面又有几分失意和清冷。不过从总体上来说,诗人的心境还是闲适从容的,全诗塑造的也是一种安然闲适、宁静淡泊的意境。诗人随意写来,却真切动人,清新自然,幽美的意境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归嵩山作相关古诗词

  • ·古诗《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前言】   《酬张少府》是唐代诗人王维酬答友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
  • ·古诗《相思·红豆生南国》--  《相思·红豆生南国》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前言】   《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是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作。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
  • ·古诗《杂诗·君自故乡来》--  《杂诗·君自故乡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前言】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
  • ·古诗《山中送别》--  《山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第一首: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前言】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
  • ·古诗《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前言】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 ·古诗《画·远看山有色》--  《画·远看山有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前言】   《画》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2惊:吃惊,害怕。   【翻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
  • ·古诗《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前言】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
  • ·古诗《山中·荆溪白石出》--  《山中·荆溪白石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前言】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表达了诗人悲己思乡之情。   【注释】   荆溪:即长水,又称荆...
  • ·古诗《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前言】   《归嵩山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
  • ·古诗《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前言】   《终南别业》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
  • ·古诗《凉州词》--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言】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
  • ·古诗《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言】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
  • ·古诗《送别·杨柳东风树》--  《送别·杨柳东风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前言】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友人向东行离开京城,诗人来到东门给友人折柳送行。这首送别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   【注释】   (1)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2)青...
  • ·古诗《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桌,桃溪浅处不胜舟。   【前言】   《宴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爱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注释】   ⑴宴词:宴会上所作的诗。   ⑵长堤:绵延的堤坝。...
  • ·古诗《九日送别》--  《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翻译】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鉴赏】   公元725年前后,王之涣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
  • ·古诗《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言】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
  • ·古诗《淡黄柳·空城晓角》--  《淡黄柳·空城晓角》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前言】   《淡黄柳·空城晓角》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是作者的自制曲。词通篇写景,而作者寄居他乡,伤时感世的愁怀,尽在不言...
  • ·古诗《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前言】   《归嵩山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