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重九遇雨

  《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阳日,阴雨四效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
  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菊蕊湿滋滋
  落帽孟嘉寻箬笠,休官陶令觅蓑衣
  都道不如归。
  【前言】
  《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是宋代的康与之。这首词是一首有名的谐谑词。《词苑丛谈》中曾介绍:“建炎中,康伯可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后专应制为歌词。重九遇雨,奉敕口占《望江南》。”
  【注释】
  1、重阳:农历九月九日,这一日有登高和赏菊的风俗,称重阳节
  2、戏马台:即项羽的掠马台。在江苏徐州市南。南朝宋武帝常在重阳节登临此地。后每逢重阳节都有很多人登临游览
  3、龙山会:晋代征西大将军温桓曾与幕僚宾客,在重阳节登游龙山,聚会饮乐,后人称其为“龙山会”
  4、东篱: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一诗,泛指赏菊之处
  5、茱萸:川谷的植物,其味香浓,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6、落帽孟嘉:《晋书·孟嘉传》载:孟嘉作温桓参军时,陪温桓登游龙山,风吹落孟嘉的帽子,孟嘉不觉。温命7人作文嘲笑,孟嘉闻后,即兴对答,文采斐然,四座叹服
  8、箬笠:用箬竹叶编结的斗笠
  9、休官陶令:指弃官归隐的陶渊明。陶渊明为彭泽令时,一日,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辞职
  【翻译】
  这首词上片写重阳节,秋雨绵绵,道路泥泞,骑马到戏马台前,溅得满身泥浆。龙山脚下,水漫数尺之深,浸没了东篱花圃,泡得茱萸发胖,菊花湿漉漉。下片借用孟嘉落帽和陶渊明采菊东篱的典故,诙谐地写出遇雨的狼狈样。遇到如此大雨,潇洒的孟嘉也要四处找斗笠,陶令也要觅件蓑衣披上,那顾得上插茱萸、赏菊花,都会说回家吧。
  【鉴赏】
  这首谐谑词很有名气。据说是作者在“重九遇雨,奉敕口占”(见清徐釚《词苑丛谈》卷十一)。词的情调是滑稽调侃wWW.SLKj.Org,起到的艺术效果是“俗不伤雅,谑不为虐”的艺术效果。
  词的上片写猖獗的语势,下片写登淋雨的狼狈相,采用夸张词侃手法。上片以口语的形式发端,点明时间是重阳,气候是限雨,极为平淡朴拙,不仅“老妪能解”,抑且“老妪能道”,忽然扣紧重阳登高的,连用两个富有韵致的典故,就收到了“以巧补拙,以灵济朴”的艺术效果。戏马台即项羽曾经的掠马台。在今江苏徐州市南,宋武帝刘裕曾于重阳到此,置酒赋诗,后遂成为重九登高的胜地,见于《水经注·泗水》。龙山会,指东征西大将军桓温于重九日游龙山,宾客云集,互相调弄的韵事,见于《世说新语。识鉴》注。这两个的历史掌故,切合题旨,符合现实,随手拈来,浑化无痕,不愧为用典的妙手。尤其是用典之后,分别续之以“泥拍肚”和“水平脐”,雅俗熔于一炉,意事合于一体,“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组成了雅俗互容的有机整体。“直浸到东篱”,是承接“阴雨”而来,也是为下片的“菊蕊”和“陶令”和伏笔,使之顺利地过渡到下片。东篱,是赏菊之地。典出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赏菊饮酒,是古代重节习俗。在这里,词人夸张调侃,征典用事,紧扣题旨,围绕重阳遇雨来写,故能宕而不野,疏而不放。
  过片处“须词意断而仍续,合而复分”(沈祥龙《论词随笔》)。这首词过片的“茱萸胖,菊蕊湿滋滋”,是用“胖”和“湿”照应上片的“阴雨”,用“茱萸”和“菊蕊”照应上片的“戏马台”、“龙山会”和“东篱”等,便是“词意断而仍续”。上片写雨大,写所见,下片写遇雨,写所见,都是写重阳遇雨,却各有侧重,便是“合而复分”。在这断续分合之间,表现了这首词的“吞吐之妙”。古代重阳登高时有插茱萸,饮菊酒的习俗,以避灾祸(见梁吴均《续齐谐记》),王维有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是而今呢?雨垂水漫,“寻箬笠”、“觅蓑衣”还来不及哪还能插茱萸、赏菊花呀!即使是洒脱的孟嘉天真的陶潜,在那样的倾盆大雨下,也要面对现实,使自己可以逃脱“落汤鸡”的厄运。“落帽孟嘉”照应上片的“龙山会上”。孟嘉陪同桓温登龙山,帽子被风吹落,却没有发觉。桓温让孙盛作风嘲笑他,孟嘉提笔作文回敬,文采甚美,四座叹服,后遂成为九日登高的韵事。
  “休官陶令”与上片的“东篱”相呼应。《宋书·隐逸传》说:陶潜当彭泽县令时,“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以见志”。
  对这样两个潇洒、高洁的人,词人采用漫画的手法,涂抹出他们的狼狈相,进行调侃和嘲弄,最后,词以“都道不如归”作结。曾有人把这句词改了,据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记载:“与之自语人云,末句或传‘两个一身泥’,非也。”他所以认为不是,是因为这样便成浅俗而无余韵的词文,使前两句对古人的雅谑得不到意趣的照应。“不如归”者,多用于久客思家或久宦思隐的场合。这里却因承上雅人遇雨,体会他们的心意说:与其“寻箬笠”、“觅蓑衣”,倒不如赶快回家去,便淋不着矣。化雅言为俗意,以妙语结词情,用笔既摇曳生姿,下语又冷隽可喜,不离谑雅风调,又收余味不尽的效果,所以为高。元人小令中颇多这类隽语。如卢疏斋《朱履曲》赋雪天饮酒听歌之乐,天云:“这其间听鹤唳,再索甚趁鸥盟。不强如孟襄阳于受冷!”结句有如奇兵突出,借孟浩然踏雪寻梅故事而别有意会,耐人寻味,与此词结尾可谓异曲同工。

望江南·重九遇雨相关古诗词

  • ·古诗《戏问花门酒家翁》--  《戏问花门酒家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前言】   《戏问花门酒家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七言绝句。诗写诗人在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对卖酒老人的诙谐戏问,展现了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诗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近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   【注释...
  • ·古诗《赵将军歌》--  《赵将军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前言】   《赵将军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先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描绘了一个无比艰苦的环境,以衬托赵将军的威武英勇;后两句构思巧妙,诗人用赌博来比喻战斗,手法新颖,联系前两句在如此艰难困难环境下却赢得如此轻松潇洒自如,完美...
  • ·古诗《过碛·黄沙碛里客行迷》--  《过碛·黄沙碛里客行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前言】   《过碛》这首诗写诗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日夜西行时,眼前看到的景色、直觉中构成的印象、内心处触发的感受。主要表现了作者以景达情,表现出了作者心情低迷,有而不得的心情。   【注释】   ⑴碛: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
  • ·古诗《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  《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前言】   《山房春事二首》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第二首诗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
  • ·古诗《送崔子还京》--  《送崔子还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前言】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是唐代诗人岑参为送别友人刘单而创作的诗。此诗不直接写惜别之情,也没有祝愿一类的话,只是写出想象中的两个行军镜头,以壮僚友的行色:一是友人迅疾如飞地驰过火山,可见其豪健气概;二是碛西军营惊破战地早晨的号角声,体现...
  • ·古诗《金陵怀古·辇路江枫暗》--  《金陵怀古·辇路江枫暗》作者为唐朝诗人司空曙。其古诗全文如下: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前言】   《金陵怀古》是唐代诗人司空曙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寥寥二十字,包蕴丰富,感慨深沉,情与景、古与今、物与我浑然一体,不失为咏史诗的佳作。   【注释】   (1)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   (2)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
  • ·古诗《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前言】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是唐代诗人岑参为送别友人刘单而创作的诗。此诗不直接写惜别之情,也没有祝愿一类的话,只是写出想象中的两个行军镜头,以壮僚友的行色:一是友人迅疾如飞地驰过火山,可见其豪健气概;二是碛西军营惊破战地早晨...
  • ·古诗《过燕支寄杜位》--  《过燕支寄杜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前言】   《过燕支寄杜位》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写的是作者对长安友人的思念,用富有边塞情趣的景物描写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情景交融之中又巧妙地化用典故,用典时语言直白、自然,丝毫不见晦涩之感,更给全诗增添了醇厚的韵味。   【注释】   1...
  • ·古诗《望江南·重九遇雨》--  《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阳日,阴雨四效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   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菊蕊湿滋滋。   落帽孟嘉寻箬笠,休官陶令觅蓑衣。   都道不如归。   【前言】   《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是宋代的康与之。这首词是一首有名的谐谑词。《词苑丛谈》中曾介绍:“建炎中,康伯可上中兴十策,名振
  • ·古诗《卫中作·卫风愉艳宜春色》--  《卫中作·卫风愉艳宜春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沈颂。其古诗全文如下:   卫风愉艳宜春色,淇水清泠增暮愁。   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   【注释】   1、卫风愉艳:历史上有人认为《诗经·国风》中的《郑风》《卫风》“喻艳、浮薄”,即轻浮,不庄重   2、泠:líng,水声   3、总:《英华》、《品汇》均作“纵”   4、榴花:应为一种美酒的名称  ...
  • ·古诗《途中口号》--  《途中口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僎。其古诗全文如下: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   【注释】   1、楚:是中国的一个地域,因楚国而得名,今天一般指湖北和湖南一带。   2、洛阳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写对一个男子在洛阳观赏牡丹花而引起轰动的事情,体现出当时是洛阳非常的昌隆。   【鉴赏】   卢僎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
  • ·古诗《战城南·丹旌电烻鼓雷震》--  《战城南·丹旌电烻鼓雷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僎。其古诗全文如下:   战城南,冲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   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仗大顺,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   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   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   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馀黎落惠咏来苏。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注释】   1、烻(yàn ...
  • ·古诗《咏谈容娘》--  《咏谈容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常非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   歌索齐声和,情教细语传。   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前言】   《咏谈容娘》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一个成功之处,即它不止着眼于描写表演本身,而适当地涉及了剧场的环境氛围的描写。这不仅给戏剧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就诗论诗,也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此外,写表演的诗句,被分...
  • ·古诗《对酒赠故人》--  《对酒赠故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包佶。其古诗全文如下:   扶起离披菊,霜轻喜重开。   醉中惊老去,笑里觉愁来。   月送人无尽,风吹浪不回。   感时将有寄,诗思涩难裁。   【鉴赏】   扶起那似要倒地的菊花,惊喜地发现,花上霜轻轻,菊花重新绽放。与故人对饮,醉梦中惊讶于我们的老去,苦涩的笑容里,浮起淡淡忧愁。明亮的月亮送走无数人,凛冽的风吹走的浪,wWW.SLKj.Org从不曾归来。感慨时想寄托于...
  • ·古诗《观壁画九想图》--  《观壁画九想图》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包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世荣枯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   夜阑鸟鹊相牟处,林下真僧在定中。   【注释】   1、阑:残,晚。夜阑即后夜   2、真僧:已证得真理之僧   【翻译】   富贵贫穷都一生,悲哀欢乐总归空。鸟鹊相争夜将尽,林下真僧入定中。   【鉴赏】   从九想图而引发对人生的感叹,由感叹人生而追慕解脱。人生是短暂的,荣华富贵与穷困潦倒其实...
  • ·古诗《江上曲·易阳春草出》--  《江上曲·易阳春草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谢朓。其古诗全文如下: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鉴赏】   这是一首情歌,描绘了一位纯情少女追求爱情的婉曲心迹。   易阳,即易水的北岸。这位芳龄少女,踏着青青春草,迈着婉娈多姿的步子,徘徊在易水之滨。美丽的春光,撞击着...
  • ·古诗《登蒋山开善寺》--  《登蒋山开善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峒。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殿秋云里,香烟出翠微。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下界千门见,前朝万事非。   看心兼送目,葭菼暮依依。   【前言】   《登蒋山开善寺》是唐代诗人崔峒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清幽闲静的山寺图,表达了诗人的虚无思想与隐逸之思。全诗从远处、近处,寺内、寺外,空间、时间,视觉、听觉,眼见及心感等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登开善寺的...
  • ·古诗《望江南·重九遇雨》--  《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阳日,阴雨四效垂。   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   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菊蕊湿滋滋。   落帽孟嘉寻箬笠,休官陶令觅蓑衣。   都道不如归。   【前言】   《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是宋代的康与之。这首词是一首有名的谐谑词。《词苑丛谈》中曾介绍:“建炎中,康伯可上中兴十策,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