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前言】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艺术作品《琵琶行》为白居易《琵琶行》诗词增添了直观的画面。
  【注释】
  (1)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2)帛: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
  (3)左迁:贬官,降职。与下文所言“迁谪”同义。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4)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5)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7)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8)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9)为:做。
  (10)贾人:商人。
  (11)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2)快:畅快。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动词。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一说移灯。
  (27)掩抑:掩蔽,遏抑。
  (28)思:悲伤的情思。
  (29)信手:随手。
  (30)续续弹:连续弹奏。
  (31)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2)捻:揉弦的动作。
  (33)抹:顺手下拨的动作
  (34)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6)《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7)大弦:琵琶上最粗的弦。
  (38)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39)小弦:琵琶上最细的弦。
  (40)切切:形容声音急切细碎。
  (41)间关:象声词,这里形容“莺语”声(鸟鸣婉转)
  (42)幽咽:遏塞不畅状。
  (43)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难,与滑相对,有涩之意。
  (44)凝绝:凝滞。
  (45)暗恨:内心的怨恨。
  (46)迸:溅射。
  (47)曲终:乐曲结束。
  (48)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49)舫:船。
  (50)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51)虾蟆陵:“虾”通“蛤”。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52)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
  (53)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54)五陵:在长安城外,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
  (55)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
  (56)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红绡:一种生丝织物。
  (57)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银篦(bì):一说“云篦”,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
  (58)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
  (58)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59)颜色故:容貌衰老。
  (60)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1)去来:离别后。来,语气词。
  (62)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3)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64)重:重新,重又之意。
  (65)唧唧:叹声。
  (66)呕哑嘲哳:呕哑,拟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嘲,形容声音繁杂,也作啁哳”。
  (67)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翻译】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赏析】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全诗可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WWW.Slkj.org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来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诗的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相关古诗词

  • ·古诗《长相思·别情》--  《长相思·别情》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前言】   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
  • ·古诗《池上·小娃撑小艇》--  《池上·小娃撑小艇》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前言】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是经典佳作之一。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知道。   ④踪...
  • ·古诗《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前言】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 ·古诗《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前言】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
  • ·古诗《忆江南》--  《忆江南》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前言】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注释】   ⑴忆江...
  •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
  • ·古诗《论交·德操庞公林下时》--  《论交·德操庞公林下时》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曾巩。其古诗全文如下: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   夷吾鲍叔贫贱间,分财亦不辞多取。   相倾顿使形迹空,WWW.Slkj.org素定已各肝胆许。   世间未信亦论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 ·古诗《苦雨·雾围南山郁冥冥》--  《苦雨·雾围南山郁冥冥》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曾巩。其古诗全文如下:   雾围南山郁冥冥,狭谷荒风驱水声。   只疑日失黄道去,又见雨含沧海生。   如催病骨夜寒入,WWW.Slkj.org似送客心衰思惊。   扬州青铜不在照,应有白须添数茎。
  • ·古诗《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
  • ·古诗《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
  • ·古诗《卖炭翁》--  《卖炭翁》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
  • ·古诗《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  《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曹松。其古诗全文如下: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前言】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
  • ·古诗《南海旅次·忆归休上越王台》--  《南海旅次·忆归休上越王台》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曹松。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前言】   《南海旅次》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此诗抒写客居南海(治今广东广州)的羁旅之情,诗以作者翻腾起伏的思绪作为结构线索,在广州的独特地理背景的衬托下...
  • ·古诗《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前言】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
  • ·古诗《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前言】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
  • ·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
  • ·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常建。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前言】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
  • ·古诗《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