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前言】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起兴,引出抗金英雄辛弃疾独当一面、统率千军万马的高大形象。下片赞扬辛弃疾富有才略,出师必胜,结尾含蕴丰富,摇曳生姿,意境悠远,有幽隽秀雅之致。词借古人古事以颂稼轩,通过赞扬稼轩来寄寓自己心系国家兴亡,拥护北伐大业的政治热情。
  【注释】
  永遇乐:词牌名,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体始自北宋,见于柳永《乐章集》。《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上片第三句较下片第三句少二字,上片结句较下片结句多二字,其余句式相同。平韵体是南宋陈允平创制,句读及平仄与苏轼词相同。又名《消息》。
  次韵:用原作之调、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迷楼:楼名,隋炀帝建于扬州。与北固亭隔江相望。楼回环四合,工巧闳丽,自古无有。楼成之日,隋炀帝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
  很石:石名,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形如伏羊。相传孙权刘备曾经于石头上论事。罗隐诗:“紫髯桑盖两沉吟,很石空存事莫寻。”
  人:指隋炀帝、孙权、刘备等人。
  骑:一人一马。
  篙:撑船的竹竿。
  汐:晚潮。
  “使君”三句:是说辛弃疾喜欢田园生活,却苦于国事需要,镇守京口,不得遂愿隐居。使君:汉代对州郡的刺史的称呼,这里指辛弃疾。苍崖绿嶂:苍翠碧绿的山峦。崖:同“崖”。北门:指南宋北疆门户京口。《旧唐书·裴度传》载,开成二年,裴度以本官兼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皇帝遣使宣旨曰:“卿虽多病,年未甚老,为朕卧镇北门可也。”
  “尊中酒”二句:《世说新语·捷悟》注引《南徐州记》载,徐州人多劲悍,号精兵,故桓温常曰:“京口酒可饮,箕了用,兵可使。”尊:酒器。差:略微。
  前身诸葛:以诸葛亮比辛弃疾。
  酬:酬答,报谢。
  三顾:指刘备的三顾茅庐。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
  皋:水边高地。
  隐隐:隐约不清晰。
  征西:桓温西征蜀地,得胜回到金陵后,进位为征西大将军。
  中原:这里指沦陷的北方地区。
  生聚:繁衍人口,积聚物力。
  神京:指北宋都城汴京。
  耆老:老人。耆,六十岁曰耆。
  “南望”句:是说盼望北伐。长淮:淮河,是南宋时宋金对峙的前线。金鼓:军中用器。金:即金钲,用以收兵,鼓用以进攻。
  “问当时”二句:《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路过金城,看见自己以前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之粗了,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翻译】
  扬州城外云雾弥漫,很石四周已遍布苔藓,当年的英雄人物现在又去了哪里?只有秋烟中的征骑、寒潮中的船只,仍然年复一年地空自来去。他的心,已热爱上了青崖绿嶂的田园生活,却苦于被委派到京口这个北疆的门户,虽有樽中酒可供饮用,却仍需举起满绣着熊虎的大旗。
  你是昔日的诸葛在世,到此一游,军事上寥寥数语便可得“三顾茅庐”般的赏识。而今扬州城外昏暗不明,江边隐约看不清,(稼轩你却能)辨认得清征西之路。中原地区民多财足www.slkj.org,汴京的老人们,日夜南望盼望着你的北伐。稼轩啊,在这北伐的前夕,你在想什么?你是否想问那当年自己亲手种下的依依垂柳:而今,你可安好。
  【赏析】
  这首《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是姜夔效法辛弃疾词而又不失自己特色的一篇佳作。
  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抗金老将辛弃疾由浙东安抚使被派知镇江府。其秋,写下了“气吞万里如虎”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此阕,即步稼轩原词之韵以和。二词同是就登北固楼事而生感之作,但主题思想与表达方式有异。辛词怀古伤今,自抒其满怀忠愤。姜词则借古人古事以颂稼轩,通过赞扬稼轩来寄寓自己心系国家兴亡,拥护北伐大业的政治热情。此词最可贵之处,在于反映了北方人民盼望统一的迫切心情,并激励老年的辛弃疾努力完成收复中原的重任。
  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起兴,引出抗金英雄辛弃疾独当一面、统率千军万马的高大形象。起三句,言江山没有什么变化,而往古英雄已经作古。言外之意是,当前国家急需英雄以御外侮、以图中兴。这个意思与辛词开头略同,但写法与意境各异其趣。辛词起三句出语豪壮,不重写景,直呼古人,以见本怀。姜词这里却用对仗十分工整的对偶句写出此间的情境。“云鬲迷楼”,写望不见江北云雾遮隔的扬州:“苔封很石”,点北望所在之地的北固山。很石为刘备孙权共商抗曹大计之处。点处英雄遗迹,自有它的深刻涵意。白石十分注意不蹈辛弃疾的词的老路。在情景交融的含蓄境界中别饶雄浑隽永的韵味。接下来三句:“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承上而来,写古代英雄往矣,只有秋烟中的征骑、寒潮中的船只,仍然年复一年空自来去。这里的意思与辛词同位句“舞榭”三句也略同,都是寓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慨,但在具体写法和风格特征上却不遗余力。辛词此处正面吊古,写已经消失的事物,笔力雄大,感慨从语气中直接流露,显得悲壮而沉郁;姜词此处却出以侧笔,写楼前景致,借千古长有之物反衬已逝的人事,暗寓感慨于言外,显得凄婉而空灵。姜词之学稼轩而善于变化,于此可见一斑。通过这一番不胜今昔之感的慨叹,呼唤当世英雄的主题就可水到渠成地展现了。
  如果说,辛、姜二词的前六句怀古之意相近,而表现手段不同,那么,它们的下文就只是保留风格上的某种一致,而在内容上和抒情意象的塑造上却都自成一体,各具审美意义了。辛词的下文,继续怀古,以南朝刘宋之初两代皇帝北伐的成败,来鉴诫当前,表达自己的政见,并于篇末透露自己空具北伐壮志的悲愤。辛词的基本点,是利用典故含义来寄寓本怀。
  而姜夔此阕的下文,虽也多次运用历史典故,其用途却在于塑造自己所崇敬的当代英雄——辛弃疾的形象,并在这个众望所归的英雄豪杰的形象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从“使君心在”以下至篇末,中间虽有上下片的界限,但在内容上却只是一个大段落,一个大层次,全是歌颂辛弃疾其人。“使君”三句是说:辛弃疾长期罢官闲居,本已热爱上了青崖绿嶂的田园生活,但政局的变化,国家的需要,使得他被委派到京口这个北疆门户来坐镇,无法遂其隐居之志了。这里既赞颂了辛弃疾的高风亮节,又隐隐约约地表示了对他长期被投降派顽固势力排斥打击的不平。上片末二句,承“北门留住”而来,描写辛弃疾在镇江练兵备战的赫赫军威。
  上句用东晋桓温“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的话(见《世说新语·捷悟》刘注引《南徐州记》),切地切人又切事,可谓融化不涩,体认点题;下句以军旗之图案暗示辛弃疾部下将士的勇武,和这位主帅本人的治军有方。过片三句,进一步热烈的推崇、赞颂辛弃疾,把他比为致力北伐大业、为国事鞠躬尽瘁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认为南宋要收复中原,非辛弃疾莫属。这三句赞语,并非溢美之辞,而是南宋有识之士对辛弃疾的公论。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辛弃疾的才德堪与古代最杰出的将相比肩,如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云:“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刘宰《贺辛待制知镇江》云:“某官卷怀盖世之气,如圯下子房;剂量济时之策,若隆中诸葛”。姜夔这种坚信辛弃疾有惊人胆略才干、能使北伐成功的褒扬之辞,与稼轩原词下片借古讽今、反对无准备的北伐的那三句遥相呼应,深得唱和之旨。
  接下来,“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三句,又把笔墨移到京口的远景上来。东晋桓温拜征西大将军,北讨苻秦,以及后来刘裕北伐中原之时,京口地区都是兵员和战略物资的重要集中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通过对这个古今战略要地的形势进行描绘,突出了辛弃疾对北伐的方略与路线稳操胜券。这与辛词同位句“望中犹记,风火扬州路”再次呼应,互相辉映。作者因辛弃疾所登楼眺望的,是失陷已久的中原大地,故下文“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三句,直抒胸臆,把笔触转入北伐这个时代的最大课题上来。白石在一般人心目中是脱离现实的清客,但这里他却丝毫没有超然尘外,而是沉痛地为北方沦陷区人民道出了迫切盼望北伐的心声。
  词的结尾两句,引出桓温的故事来比拟描写辛弃疾此时的激动感慨的心理,尤觉意味深长。东晋大将桓温从江陵出发北征前秦时,看到他早年在路上种的柳树已长得很粗,不禁感叹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因而攀援枝条,至于下泪。这里是在想象稼轩的心理活动道:稼轩啊,当此北伐的前夕,你在想什么?你可能在想:“我南渡之前在北方亲手栽种的依依细柳,今天一定还在吧?”这一虚拟之笔,以代稼轩倾诉挥师北伐的要求来寄托白石自己心中同样迫切的愿望,显得非常含蓄婉转,给人留下发挥想象的余地。白石词的结尾大多含蕴丰富,摇曳生姿,意境悠远,有幽隽秀雅之致。从这篇刻意学辛的作品中,仍可看出他自己的这些特长。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相关古诗词

  • ·古诗《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征微利。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何难计。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赏析】   南宋著名诗人白石曾作有一诗,诗名叫《奉别...
  • ·古诗《湘月·五湖旧约》--  《湘月·五湖旧约》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尘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前言】   《湘月·五湖旧约》是南宋末年词人姜夔的一首词。词...
  • ·古诗《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着。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前言】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是南宋词人姜夔光宗绍熙元年...
  • ·古诗《征招·潮回却过西陵浦》--  《征招·潮回却过西陵浦》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客途今倦矣。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   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丘聊复尔。也孤负、幼舆高志。水洪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 ·古诗《角招·为春瘦》--  《角招·为春瘦》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着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前言】   《角招·为春瘦》...
  • ·古诗《惜红衣·簟枕邀凉》--  《惜红衣·簟枕邀凉》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簟枕邀凉,琴书换曰,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前言】   《惜红衣·簟枕邀凉》是宋代词人姜夔写的词。这首咏物词是孝宗淳熙十四年...
  • ·古诗《解连环·玉鞭重倚》--  《解连环·玉鞭重倚》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索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发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前言】   《解连环·玉鞭重倚》是宋...
  • ·古诗《探春慢·衰草愁烟》--  《探春慢·衰草愁烟》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前言】   《探春慢·衰草愁烟》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
  • ·古诗《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前言】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 ·古诗《点绛唇·祝寿筵开》--  《点绛唇·祝寿筵开》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祝寿筵开,画堂深映花如绣。瑞烟喷兽。帘幕香风透。   一点台星,化作人间秀。韶音奏。雨行红袖。齐劝长生酒。
  • ·古诗《沁园春·忆黄山》--  《沁园春·忆黄山》作者为宋朝诗人汪莘。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赏析】   黄山,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是中国名山之...
  • ·古诗《杏花天·有感》--  《杏花天·有感》作者为宋朝诗人汪莘。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白苹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   【赏析】   “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词中特别标出“美人”二字,也许要说明这首感怀之作,通过美人香草。她家住江南,却为江南的日暮而惆怅。“日暮&rdqu...
  • ·古诗《湖上早秋偶兴》--  《湖上早秋偶兴》作者为宋朝诗人汪莘。其古诗全文如下: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前言】   《湖上早秋偶兴》是一首描写早秋时节湖上美景的绝句,表达了作者愉悦舒畅的心情。   【注释】   卧:趴伏意,坐卧,偏义词,着重在卧上,意思是趴伏(在船舱里的几案上)。   芙蓉花:荷花,又称为莲花,水芙蓉。   青:颜色的一种,这里也可作“清”...
  • ·古诗《醉落魄·丙寅中秋》--  《醉落魄·丙寅中秋》作者为宋朝诗人郭应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前言】   《醉落魄·丙寅中秋》是宋代郭应祥的一首词,这首词由月写到渴望团圆,由曲子想到人,表达了一种思念,渴望团圆的心情。​   【注释】   琼:美玉;宇:房屋...
  • ·古诗《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作者为宋朝诗人韩淲。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前言】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是宋代诗人韩淲(biāo)创作的七言律诗。诗首联出句即是借用,也是即景,对句使人物出场,一位在风雨飘摇中独立吴山之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以下两联,...
  • ·古诗《海棠春令·似红如白含芳意》--  《海棠春令·似红如白含芳意》作者为宋朝诗人史达祖。其古诗全文如下:   似红如白含芳意。锦宫外、烟轻雨细。燕子不知愁,惊堕黄昏泪。   烛花偏在红帘底。想人怕、春寒正睡。梦着玉环娇,又被东风醉。
  • ·古诗《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作者为宋朝诗人史达祖。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翦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它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赏析】   史梅溪曾是权相韩侂胄门下掾吏,极受倚信,韩伐金败后,梅溪亦受牵连被贬出京,作者正当中年,故词中多悱恻悲怨之情。   首句极写春日无聊况味。&...
  • ·古诗《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前言】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