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博山寺作

  《鹧鸪天·博山寺作》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前言】
  辛弃疾词作中与博山有关的有很多首,他长居带湖期间,常往来于博山,博山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所以才会屡有题记,反复吟咏。这首《鹧鸪天·博山寺作》写于他四十多岁的壮年时期。
  【注释】
  1、博山寺:《广丰县志》:“博山寺在广丰县西南,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记。”嘉靖《永丰县志》卷四《人物》:“辛幼安名弃疾,其先历城人,后家铅山,往来于永丰博山寺,旧有辛稼轩读书堂。”
  2、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3、味无味:《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4、材不材间:《庄子·山木》:“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5、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6、岂其卿:扬雄《法言·问神》卷第五: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7、一松句:元结《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
  8、人间走遍却归耕:宋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9、山鸟句: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共友于。”
  【赏析】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使得它都厌于逢迎我了。辛弃疾果真是如此想的么?难道他真的已经忘情于山水游乐www.slkj.org,把北复中原的大志抛诸脑后了么?下边两句“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典出《庄子》,貌似超脱,要安于归隐平淡的生活,自得其乐,做不材之材以终其年。事实上,上片四句是怨辞反说,辛弃疾并非真正能安于闲适平淡的生活,置国家天下于不顾,只是当权者对他始终若即若离,不能真正信任,而主和派又百般猜忌,以致他在几乎二十年的时间里被闲置不用,素志不展。
  于是在这首词中,他字面上超然闲逸之词,实则包含着对当权者的激愤与积怨,只是不易察觉罢了。下片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卿而求取声名。下一句说人生历尽世事,到头来还是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最后两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意托于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许也包含着对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花鸟好弟兄,只有他们不会让辛弃疾伤心失望。

鹧鸪天·博山寺作相关古诗词

  • ·古诗《鹧鸪天·石壁云积渐高》--  《鹧鸪天·石壁云积渐高》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壁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两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赏析】   词的上阕写仲春田园的美丽风光和词人由此引发的感喟。仲春时节,一场春雨刚过,平原上开满了白色的荠采花;在刚翻耕过的土地上,一群群鸟在起落着觅食。面对这一派...
  • ·古诗《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葵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前言】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为带湖家园新开的小池所作的“纪念词”,确实轻浅自然,妙趣横生,充满了小品式的谐趣。词以夏...
  • ·古诗《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前言】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阕写作者晚年的身体状况及闲适的心境,下阕表示自己将不再掌管家事,今后要寄情山水,感受自然...
  • ·古诗《锦帐春·春色难留》--  《锦帐春·春色难留》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   几许风流,几般娇懒。问相见、何如不见。燕飞忙,莺语乱。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 ·古诗《行香子·云岫如簪》--  《行香子·云岫如簪》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岫如簪。野涨挼蓝。向春阑、绿醒红酣。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麹生禅,玉版句,一时参。   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__。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 ·古诗《行香子·白露园蔬》--  《行香子·白露园蔬》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露园蔬。碧水溪鱼。笑先生、网钓还锄。小窗高卧,风展残书。看北山移,盘谷序,辋川图。   白饭青刍。赤脚长须。客来时、酒尽重沽。听风听雨,吾爱吾庐。笑本无心,刚自瘦,此君疏。...
  • ·古诗《婆罗门引·落花时节》--  《婆罗门引·落花时节》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花时节,杜鹃声里送君归。未消文字湘累。只怕蛟龙云雨,后会涉难期。更何人念我,老大伤悲。   已而已而。算此意、只君知。记取岐亭买酒,云洞题诗。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千里月、两地相思。...
  • ·古诗《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着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前言】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上片主要写三山即福州西湖的优美景象,但也透出作者自己的颓放与悲哀。下片赋...
  • ·古诗《鹧鸪天·博山寺作》--  《鹧鸪天·博山寺作》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前言】   辛弃疾词作中与博山有关的有很多首,他长居带湖期间,常往来于博山,博山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所以才会屡有题记,反复吟咏。这首《鹧鸪天·博山寺作
  • ·古诗《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前言】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出发时心理上出与隐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这首词写出了词人既因为忧心国事而思出山建功立业,又...
  • ·古诗《浣溪沙·艳杏夭桃两行排》--  《浣溪沙·艳杏夭桃两行排》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艳杏夭桃两行排。莫携歌舞去相催。次第未堪供醉眼,去年栽。   春意才从梅里过,人情都向柳边来。咫尺东家还又有,海棠开。
  • ·古诗《浣溪沙·酒面低迷翠被重》--  《浣溪沙·酒面低迷翠被重》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 ·古诗《浣溪沙·疆欲加餐竟未佳》--  《浣溪沙·疆欲加餐竟未佳》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疆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 ·古诗《浣溪沙·瓢泉偶作》--  《浣溪沙·瓢泉偶作》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葺茅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去年曾共燕经营。   病怯杯盘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经。夜来依旧管弦声。   【前言】   《浣溪沙·瓢泉偶作》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是写瓢泉新居的修建情况和自己迁入以后的生活面貌的。虽然题为偶作,表明作此词非出于本心有意为之,却如从肺腑中流出,不炼而炼,浑...
  • ·古诗《浣溪沙·花向今朝粉面匀》--  《浣溪沙·花向今朝粉面匀》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 ·古诗《生查子·去年燕子来》--  《生查子·去年燕子来》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 ·古诗《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  《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 ·古诗《鹧鸪天·博山寺作》--  《鹧鸪天·博山寺作》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前言】   辛弃疾词作中与博山有关的有很多首,他长居带湖期间,常往来于博山,博山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所以才会屡有题记,反复吟咏。这首《鹧鸪天·博山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