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秋夜

  《谒金门·秋夜》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前言】
  《谒金门·秋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夜思的凉色,下片写秋夜思的回声。全词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写出了一贵人的秋夜思和余思。
  【注释】
  ⑴谒金门: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不怕醉》、《出塞》。
  ⑵帷:帐子。
  ⑶漏:古代计时的工具,用壶滴水的方法计算。这里代指时间。
  ⑷玉枕:陶瓷枕,以示华贵之用物。绣被:指绸缎一类的被子,富贵人家的征示。
  ⑸已:前“已”,已经。末“已”,停止。
  【翻译】
  在秋夜的帐帷里,那计时的满滴长久地陪伴着贵人不能入睡。低枕的玉枕渐渐凉了,轻薄的绣被已用上了,床上弥漫了一片秋天的气氛。晨光浸透窗纸www.slkj.org,窗外报晓的雄鸡发出第一阵鸣声,鸡声断断续续,又从耳边传来,天已亮了,但鸡声还未停息。
  【赏析】
  上片,写秋夜思的凉色。“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不说贵人心不平静,而说长漏与贵人为伴不能人眠,躺卧“秋帷”,煎熬“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不说贵人秋思心凉,而说“玉枕”低枕而“凉”,“绣被”顿时而“轻”薄。这凉玉枕,这轻绣被,渗透着“一番秋气味”,弥漫在贵人的“秋帷里”。或许就是这“玉枕”、“绣被”、“秋气味”,正是引起贵人“无寐”心凉的媒介。而这一幕就发生在夜色无声的“秋帷里”。
  下片,写秋夜思的回声。“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长夜刚过,贵人本已心凉,全身心地浸透“秋气味”,应算完成“秋夜思”的全篇构建。词人竟运用词的有限文字,写了“秋夜思”的续片,在光和声上继续做文章,因为光和声最易撩动人的思想情感。“晓色”“侵窗纸”,点明早晨来临;“鸡声初起”,表示划破长夜的秋思,给“秋帷”人展示一线希望。晨光伴随不停的鸡声,从“到耳”中给“秋帷”人带来美好回声。或许这“晓色”、“鸡声”的来临,才真正解除“秋帷”人的绵绵夜思。而这一幕就发生在晓色有声的“窗外”,令人长长回味。
  全词,写一贵人的秋夜思和余思,可词中找不到一个“思”字,更找不出在“思什么”。词人运用通感的手法,从色与声的沟通、挪移中构思了“秋帷”人的秋思图。上片,“秋帷”人一言不发,无声胜有声;下片,“鸡声”声声不断,则是有声衬无声。

谒金门·秋夜相关古诗词

  • ·古诗《醉落魄·苍头华发》--  《醉落魄·苍头华发》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苍头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裛。弹在罗衣,图得见时说。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9月。时苏轼离杭州赴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苏州时,有歌妓阊门为他设宴饯行,苏轼赋此词以为酬赠。这首赠妓词,摆脱了以往代他人...
  • ·古诗《醉落魄·分携如昨》--  《醉落魄·分携如昨》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 ·古诗《醉落魄·醉醒醒醉》--  《醉落魄·醉醒醒醉》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醒醒醉。凭君会取这滋味。浓斟琥珀香浮蚁。一到愁肠,别有阳春意。   须将幕席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落魄陶陶里。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
  • ·古诗《华清引·平时十月幸兰汤》--  《华清引·平时十月幸兰汤》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 ·古诗《更漏子·水涵空》--  《更漏子·水涵空》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 ·古诗《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 ·古诗《诉衷情·钱塘风景古来奇》--  《诉衷情·钱塘风景古来奇》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前言】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对钱塘江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全词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有对...
  • ·古诗《殢人娇·别贺来时》--  《殢人娇·别贺来时》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贺来时,灯火荧煌无数。向青琐、隙中偷觑。元来便是,共彩鸾仙侣。方见了,管须低声说与。   百子流苏,千枝宝炬。人间有、洞房烟雾。春来何事,故抛人别处。坐望断,楼中远山归路。...
  • ·古诗《谒金门·秋夜》--  《谒金门·秋夜》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前言】   《谒金门·秋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夜思的凉色,下片写秋夜思的回声。全词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写出了一贵人的秋夜思和余思。   【注释】   ⑴谒金门
  • ·古诗《谒金门·秋池阁》--  《谒金门·秋池阁》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着。   【前言】   《谒金门·秋兴》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抒怀词。上片写景,“秋池阁”的秋色;下片抒情,写秋兴。全词以景起兴,即景生情,引出了词人对仕途人生的感慨。   【注释】...
  • ·古诗《谒金门·今夜雨》--  《谒金门·今夜雨》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 ·古诗《如梦令·唐庄宗制》--  《如梦令·唐庄宗制》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古诗《如梦令·有寄》--  《如梦令·有寄》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前言】   《如梦令·有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寄人词,但通首词都是请朋友代向东坡传语。首句统领全篇,以下皆为传语内容。“人在”句于轻描淡写中蕴含向往田园的深意。“别后”两句...
  • ·古诗《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 ·古诗《减字木兰花·云鬟倾倒》--  《减字木兰花·云鬟倾倒》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 ·古诗《减字木兰花·闽溪珍献》--  《减字木兰花·闽溪珍献》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酿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 ·古诗《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  《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 ·古诗《谒金门·秋夜》--  《谒金门·秋夜》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前言】   《谒金门·秋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夜思的凉色,下片写秋夜思的回声。全词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写出了一贵人的秋夜思和余思。   【注释】   ⑴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