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柳·隋堤远

  《江南柳·隋堤远》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前言】
  《江南柳·隋堤远》此调即双调的《忆江南》。词中写的是别情,调名“江南柳”兼关题意。通首作女子口吻。此为送别词。词中未具体刻画送别情事,而是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别情,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将别情抒写得极为深挚。全词语言素朴明快,情调清新健康,风格别具特色。
  【注释】
  ⑴隋堤柳: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所植的柳树。唐罗隐有《隋堤柳》诗。
  ⑵路尘: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⑶柳桥: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⑷分袂:离别;分手。 何况:连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⑸关情:掩饰感情;动心,牵动情怀。斜照:斜阳。新月:夏历每月初弯细如钩的月亮。
  ⑹倚望:徙倚怅望。
  ⑺亭亭:形容耸立高远:浮云亭亭如车盖。
  【赏析】
  起首一句从别路写起。隋炀帝开通济渠,河渠旁筑御道,栽种柳树,是为“隋堤”。“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两句是说:这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成日里不知有多少车马大路上来往,扬起“路尘”;不知有多少船只扬帆东下,随波逐流;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www.slkj.org,以寄深情。“隋堤”是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水陆行程,暗示离别,寄有别情。一个“远”字,既刻画出别者长路漫漫的旅愁,又刻画送者依依目送的情态。这二句着重从眼前、从水陆两路,横向地展开送别图景;第三句则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正因为别情是如此普遍,也就容易唤起“见人分袂亦愁生”的感受了。末句以“何况”二字造成递进,突出个人眼前的离别情事。以上,词人没有具体写到个人送别情事,只客观叙写普遍的离情,只是“亦愁生”中才微露主观情感。
  过片转写别后,别时种种情事都被省略了,这里只是着重写送者城楼望月的情景。“斜照后”三字非虚设,它表明送者城楼伫立的时辰之久,从日落到月出。“重望”又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至重望时应当是不甚分明了。于是送者抬头望新月,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此外与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类,但“亭亭”二字却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而送者的身份亦不言自明,“千里伴行”的说法更是真挚深婉。
  总的说来,通首词没有刻画送别情事,更没有刻意作苦语,但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的别情,有烘云托月之妙,将一己别情写得非常充分。全词也没有点明双方身份、关系,被称作“君”的甚至未直接露面,但通过新月亭亭的意象和伴行的着想,给读者以明确的暗示。词的语言明快素朴,情调清新健康,在送别之作中颇有特色。

江南柳·隋堤远相关古诗词

  • ·古诗《惜双双·溪桥寄意》--  《惜双双·溪桥寄意》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前言】   《惜双双· 溪桥寄意》是宋代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词,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着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   【注释】   惜双双:《惜双双...
  • ·古诗《惜双双·城上层楼天边路》--  《惜双双·城上层楼天边路》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 ·古诗《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前言】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是北宋词人张先的...
  • ·古诗《谢池春慢·缭墙重院》--  《谢池春慢·缭墙重院》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 ·古诗《山亭宴慢·宴亭永昼喧箫鼓》--  《山亭宴慢·宴亭永昼喧箫鼓》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宵何处。湖水动鲜衣,竞拾翠、湖边路。   落花荡漾愁空树。晓山静、数声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烟逗雨。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试为挹飞云,问解寄、相思否。...
  • ·古诗《师师令·香钿宝珥》--  《师师令·香钿宝珥》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 ·古诗《相思儿令·春去几时还》--  《相思儿令·春去几时还》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   犹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 ·古诗《浣溪沙·轻屉来时不破尘》--  《浣溪沙·轻屉来时不破尘》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屉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应得撞腮春。   夜短更难留远梦,日高何计学行云。树深莺过静无人。
  • ·古诗《江南柳·隋堤远》--  《江南柳·隋堤远》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前言】   《江南柳·隋堤远》此调即双调的《忆江南》。词中写的是别情,调名“江南柳”兼关题意。通首作女子口吻。此为送别词。词中未具体刻画送别情事,而是通
  • ·古诗《八宝妆·锦屏罗幌初睡起》--  《八宝妆·锦屏罗幌初睡起》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屏罗幌初睡起。花阴转、重门闭。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此时无限伤春意。凭谁诉、厌厌地。这浅情薄幸,千山万水,也须来里。
  • ·古诗《西江月·泛泛春船载乐》--  《西江月·泛泛春船载乐》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 ·古诗《感皇恩·廊庙当时共代工》--  《感皇恩·廊庙当时共代工》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廊庙当时共代工。睢陵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   广乐起云中。湖山看画轴,两仙翁。武林嘉语几时穷。元丰际,德星聚,照江东。
  • ·古诗《宴春台慢·丽日千门》--  《宴春台慢·丽日千门》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又报春回。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五侯池馆频开。探芳菲、走马天街。重帘人语,辚辚绣轩,远近轻雷。   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金猊夜暖、罗衣暗袅香煤。洞府人归,放笙歌、灯火下楼台。蓬莱。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 ·古诗《好事近·月色透横枝》--  《好事近·月色透横枝》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花无力。北宾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   谁教强半腊前开,多情为春忆。留取大家沉醉,正雨休风息。
  • ·古诗《好事近·灯烛上山堂》--  《好事近·灯烛上山堂》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灯烛上山堂,香雾暖生寒夕。前夜雪清梅瘦,已不禁轻摘。   双歌声断宝杯空,妆光艳瑶席。相趁笑声归去,有随人月色。
  • ·古诗《清平乐·屏山斜展》--  《清平乐·屏山斜展》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   云情雨意空深。觉来一枕春阴。陇上梅花落尽,江南消息沉沉。
  • ·古诗《清平乐·清歌逐酒》--  《清平乐·清歌逐酒》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   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
  • ·古诗《江南柳·隋堤远》--  《江南柳·隋堤远》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前言】   《江南柳·隋堤远》此调即双调的《忆江南》。词中写的是别情,调名“江南柳”兼关题意。通首作女子口吻。此为送别词。词中未具体刻画送别情事,而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