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其二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其二》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注释】
  [1]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苏苏州西南。
  [2]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苕溪得名。吴兴即湖州(宋时湖州治所在吴兴)。时 姜夔安家于此。?
  [3]草:夏校本、陆本、许本并作“草”,吟稿本作“柳”。庾信《荡子赋》:“细草横 阶随意生。”?
  [4]吴宫:苏州有春秋时代吴国宫殿的遗址。迢迢:遥远的样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赏析】
  绍熙二年(1191)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夜色苍茫,四野幽?,寒气袭人,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十首七言绝句。宋陈 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石湖范致能尤爱其诗,杨诚斋亦爱赏之,赏其《岁除舟行十绝 》 ,以为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即谓这十首诗构思精心细密,格调谐婉高秀 。?
  其一极具萧散简远之神。细草、沙地、吴宫、烟水、梅花、竹丛、石桥,建构出一个幽冷、 萧索 、缥缈的世界,人的灵魂似乎随着迢迢的流水、飘浮的暗香徜徉。写梅花遗貌得神,画图难足。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 在花则梅也。”此诗写梅亦如是。结句WwW.SLKJ.OrG畅达悠扬。清幽冷寂的氛围中,愈能体味姜夔何以“ 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张羽《白石道人传》)。
  这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作者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当时,作者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因此,所作也比较轻松活泼。首句“细草穿沙雪半消”,点明时在除夕,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季节。这写是途中所见的近景。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是写远景。小舟疾驶,那高大华丽的吴宫,被茫茫雾气笼罩,渐渐隐没在远处。三句转写眼前,“梅花竹里无人见”。轻疾的小舟,路过高洁、清雅、傲气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种乐趣。四句以“一夜吹香过石桥”作结,“一夜香”既与上句“梅花”衔接,又启句中“过石桥”。至此,把诗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来。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其二相关古诗词

  • ·古诗《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世情薄》作者为宋朝诗人唐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前言】   《钗头凤·世情薄》是南宋词人唐婉(也作唐琬,一说为唐氏)的词作品。全词哀婉动人,情感复杂。唐婉与陆游被迫分开后,在沈园偶然相遇,陆游写下《钗头凤&mid...
  • ·古诗《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  《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注释】   嘉:好   瑞:指瑞雪   天教:天赐   岁除:即除夕   【翻译】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WwW.SLKJ.OrG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
  • ·古诗《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  《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作者为宋朝诗人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翻译】   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WwW.SLKJ.OrG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 ·古诗《十二月十五夜》--  《十二月十五夜》作者为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前言】   《十二月十五夜》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一首五言古诗,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ldq...
  • ·古诗《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前言】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词写驻留塞外的征夫在风雪之夜对妻子的思念。上片首先描写塞外之夜风雪交加的典型物候特征,接着写梦中...
  • ·古诗《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
  • ·古诗《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前言】   《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是作者在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的路途,在塞外见大雪飞扬,姿态肆扬时写成的,此词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纳...
  • ·古诗《咏芭蕉》--  《咏芭蕉》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郑板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前言】   《咏芭蕉》是清代诗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怀人之作。诗中用芭蕉叶的生长比喻人的相思之情,别具一格。这是一首咏物诗。   【翻译】   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芭蕉叶初生多卷曲,到一定程度才舒展开,诗...
  • ·古诗《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其二》--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其二》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注释】   [1]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苏苏州西南。   [2]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苕溪得名。吴兴即湖州(宋时湖州治所在吴兴)。时 姜夔安
  • ·古诗《读书·归志宁无五亩园》--  《读书·归志宁无五亩园》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释】   归老:年老离任归家。   宁无:难道没有。   元元:指人民。前两句说,离任回家难道还没有五亩田地可以维持生活吗?我读书的目的原来是为了人民的。   课:这里作阅读解。   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这两句说,在微弱的油灯下看书...
  • ·古诗《行香子·天与秋光》--  《行香子·天与秋光》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初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前言】   《行香子·天与秋光》最早见于宋代的《乐府雅词拾遗》,明万历十二卷版《花草粹编》也收录此词,以上版本作者皆为无...
  • ·古诗《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玉奴最晚嫁东风。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   【前言】   《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赞美晚开的梅花,并由晚花结子引申及红颜易老,词中隐含怀才不遇之意。   【注释】   ⑴袅:摇...
  • ·古诗《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作者为宋朝诗人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前言】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
  • ·古诗《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前言】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这是一首凄凉的塞上之作,上片写“衰草连天”的清秋景,景中有词人的离...
  • ·古诗《唐多令·柳絮》--  《唐多令·柳絮》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前言】   《唐多令·咏絮》出自曹雪芹作品《红楼梦》,是书中人物林黛玉所作,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   【注释】  ...
  • ·古诗《雪望·寒色孤村幕》--  《雪望·寒色孤村幕》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洪升。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翻译】   寒冷时节的景色中,一个村落孤零零的迎来日暮,那凄厉的寒风在四处都可以听见它的呼啸。溪流太过深了,难以承接住雪不被水流冲走,山峰仿若被冻住,连云也不能在其之上飘动。沙鸥与鹭鸶飞在空中却难...
  • ·古诗《读书有所见作》--  《读书有所见作》作者为清朝文学家萧抡谓。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赏析】   这首诗wwW.SLKJ.OrG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 ·古诗《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其二》--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其二》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注释】   [1]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苏苏州西南。   [2]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苕溪得名。吴兴即湖州(宋时湖州治所在吴兴)。时 姜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