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白马王彪并序

  《赠白马王彪并序》作者为魏晋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www.Slkj.oRG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前言】
  《赠白马王彪》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抒情长诗。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写曹植与白马王曹彪在回封地的途中被迫分离时的复杂心情,感情非常沉痛凄婉。全诗分七章,其一写离洛阳,渡洛水,抒眷恋之情;其二抒写路途艰难的苍凉之情;其三写兄弟被迫分别,怒斥小人离间;其四写初秋原野的萧条,抒发凄清孤寂之情;其五悲悼任城王曹彰,慨叹人生命短暂,抒发悼念之情;其六强自宽解,以豪言壮语和白马王曹彪互相慰勉;其七申诉苦辛之怀,抒发和白马王的离别之情。
  【注释】
  [1]白马王彪:三国魏白马王曹彪。据《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黄初)四年,(植)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师。”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是时待遇诸国法峻。任城王暴薨,诸王既怀友于之痛,植及白马王彪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植发愤告离而作诗。”
  [2]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四年是公元223年。
  [3]白马王:曹彪,曹植的异母弟。任城王:曹彰,曹植的同母兄。朝京师:到京师参加朝会。会节气:魏有诸侯藩王朝节的制度,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各藩王都会聚京师参加迎气之礼,并举行朝会。
  [4]薨:古代诸侯王死称为薨。据《世说新语·尤悔》记载,任城王是被曹丕毒死的。
  [5]还国:返回封地。
  [6]有司:官吏,指监国使者灌均。监国使者是曹丕设以监察诸王、传达诏令的官吏。毒恨:痛恨。
  [7]大别:永别。自剖:表明自己的心迹。
  [8]谒帝:朝见皇帝。承明庐:汉长安宫殿名,此泛指曹魏的宫殿。逝:语词,无义。旧疆:指鄄(juàn)城(山东省荷泽市),时曹植为鄄城王。
  [9]皇邑:皇都,指洛阳。日夕:天晚的时候。首阳:山名,洛阳东北。
  [10]伊洛:二水名。伊,指伊水,发源于河南栾川县,到偃师县入洛水;洛,洛水,源出陕西冢岭山,至河南巩县入黄河。济:渡。川:河。梁:桥。
  [11]东路:东归鄄城的路。
  [12]顾瞻:回首眺望。城阙:指京城洛阳。引领:伸长脖子。
  [13]太谷:谷名,一说是关名,在洛阳城东南五十里。
  [14]霖雨:连续几日的大雨。泥:作动词,使道路泥泞。流潦(lǎo):积水。
  [15]中逵:通衢大路。逵,四通八达的大道。轨:车道。改辙:改道。
  [16]修坂:高高的山坡。修,长。坂,斜坡。造:到、往。玄以黄:指马病。《诗经·周南·卷耳》:“我马玄黄。”
  [17]郁以纡:愁思郁结。郁,愁。纡,萦绕。
  [18]不克俱:不能在一起。克,能。
  [19]鸱枭:猫头鹰,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鸟。衡轭(è):车辕前的横木和扼马颈的曲木,代指车。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20]间:离间。谗巧:谗言巧语。
  [21]蹊:路。揽辔:拉住马缰。踟蹰:徘徊不前。
  [22]西匿:夕阳西下。
  [23]乔林:乔木林。乔,高大的树木。翩翩:飞动貌。厉:振动。
  [24]走索群:奔跑着寻找同伴。不遑:不暇,不空。
  [25]太息:叹息。
  [26]往:指死亡。
  [27]故域:指曹彰的封地任城。灵柩:放有尸首的棺木。
  【翻译】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彪、任城王彰与我一起前往京城朝拜,迎奉节气。到达洛阳后,任城王不幸身死;到了七月,我与白马王返回封国。后来有司以二王返回封地之故,使我二人在归途上的住宿起居相分隔,令我心中时常忧愤!因为诀别只在数日之间,我便用诗文自剖心事,与白马王离别于此,悲愤之下,作成此篇。
  在承明庐谒见我的皇兄,去时返回那旧日封国的疆土。清晨从帝都扬鞭启程,黄昏经过首阳山的日暮。伊水和洛水,多么广阔而幽深;想要渡过川流,却为没有桥梁所苦。乘舟越过翻涌的波涛,哀怨于东方漫长的旅途;回首瞻望洛阳的城楼,转头难禁我哀伤反复。
  浩荡的空谷何等寥廓,山间的古木郁郁苍苍。暴雨让路途充满泥泞,污浊的石浆纵横流淌。中间的路途已绝不能再前进,改道而行,登临高峻的山冈。可是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我的座马又身染玄黄之疾。
  马染玄黄,可是仍能奋蹄;我怀哀思,却曲折而忧郁。忧郁而曲折的心志啊,究竟何所牵念?只为我挚爱的王孙即将分离。原本试图一同踏上归路,中途却变更而无法相聚。可恨鸱枭鸣叫着阻扰着车马;豺狼阻绝了当途的要津;苍蝇之流让黑白混淆;机巧的谗言,疏远了血肉之亲。想要归去却无路能行,手握缰绳,不由得踟蹰难进!
  踟蹰之间,此地又有什么留恋?我对王孙的思念永远没有终极!秋风激发微薄的凉意,寒蝉在我的身侧哀鸣。广袤的原野啊,多么萧条;白色的日影倏忽间向西藏匿。归鸟飞入高大的林木,翩翩然地扇动着羽翼。孤单的野兽奔走着寻觅兽群,口衔着蒿草也无暇独食而尽。感于物象触伤了我的胸怀,以手抚心发出悠长的叹息。
  长叹又能有什么用处?天命已与我的意志相违!何能想到,我那同胞的兄长,此番一去,形体竟永不返归!孤独的魂魄飞翔在昔日的故土,灵柩却寄存在帝都之内。尚存之人,须臾间也将过世而去,亡者已没,我的身体已自行衰微。短暂的一生居住在这世间,忽然好比清晨蒸干的露水。岁月抵达桑榆之年的迟暮,光影和声响都已无法追回。自我审思并非金石之体,顿挫嗟叹间令我满心忧悲。
  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来传达你我的殷勤?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辛!
  愁苦与酸辛引起了怎样的思虑?如今我笃信了天命的可疑!向众仙寄托祈求终究虚妄,让神人赤松子久久地把我诓欺。人生的变故发生在短暂的须臾,有谁能持有百年的长寿;一旦离别永无相会之日,再执王孙的手,将要等到何期?但愿白马王啊,珍爱您尊贵的躯体,与我一同安度寿者的黄发之年;饮泪踏上漫漫的长路,从此收笔永诀,与君分离。
  【赏析】
  《赠白马王彪》一诗共分七章,表现了曹植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刻地揭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
  第一章共十句,写这次“会节气”结束之后启程返回封地的经过和心情。诗人在“承明庐”朝见了魏文帝曹丕之后,将要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按曹植于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侯,次年立为鄄城王。清晨从京都洛阳出发,傍晚经过了首阳山。这前四句都是过程的介绍。接着“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则寓有深意。说伊水、洛水既宽广又幽深,已经感到路途艰难。“欲济川无梁”竟然说过河无桥,更表明是难以克服的因难。作者瞻望前途,寸步难行。只好从水路“泛舟”,却又遇见“洪涛”,因而“怨彼东路长”:东归鄄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这个“怨”字,不止怨路,实际还包括怨人,怨曹丕和他的爪牙。“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是在旅途的困苦之中回头再朝京城看了一眼,内心不是怀念曹丕,更不是留恋“会节气”的活动,而是想到了曹彰在洛阳暴死得不明不白,引起作者的极大悲愤,甚至恐怖,所以在伸着脖子遥望城阙时心情也是悲伤的。
  第二章共八句,写归途中的困苦。诗人经过寥廓的太谷关,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接上章可知诗人弃舟登岸,走入山谷。不巧“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积水纵横流淌,行路和“泛舟”同样困难。这里路途难行,也隐喻处境危险。下文“中途绝无轨”和上文“欲济川无梁”一样,还是无路可走,这里可以体会出曹植身受的痛苦和威胁多么深重。水上有洪涛,山谷遇大雨,只好改道登上山坡,然而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前面的路程辽远而又高峻。恰在此时马又得了玄黄的病。困难加剧,矛盾激化,东行归藩的路途竟然如此充满险阻,有如唐诗人李白《行路难三首》说的那样:“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隐约说明了曹植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不平。
  第三章共十二句,开始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愤,进入诗的核心部分。在这进退两难之际,作者还得骑着病马前进,说明当时诗人已失去自由,只能返回封地,没有其他选择。因此“我思郁以纡”,心中愁闷郁结。接着提出自己和亲密的弟弟曹彪不得团聚的问题:“亲爱在离居。”这点明了写这首诗的直接原因。途中派有监国使者灌均,灌均使他们弟兄“离居”。灌均其人,过去就曾经“奏植酒醉悖慢,劫胁使者”(《三国志》曹植本传)。如今曹植想在途中同曹彪互叙兄弟情谊,灌均竟然不准,因此曹植对他恨之人骨。把他比做鸱枭、豺狼、苍蝇。他们窃据要津,混淆黑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进谗言,说坏话,使得亲人之间都疏远了。这里当然有难言之隐和违心之论。由于当时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君臣名份的限制,诗人不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对曹丕的不满,而只能把满腔怒火烧向使他们“亲爱在离居”的监国使者灌均之流。诗人表面还要回护一下曹丕,好像曹丕对他们本来很好,是“谗巧令亲疏”的。“中更不克俱”是说中途才改变主意不让他们弟兄同行的,似乎说曹丕本来是没有明确让他们分路而行的。曹植的这种用心是清清楚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受到这帮势利小人的胁迫,心情沮丧愤慨,一时想要重回京城,但“欲还绝无蹊”,没有退路,只能拉起绳在那里徘徊犹豫。
  第四章十二句,诗人于路上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曹植在路上徘徊,前途茫茫,自己不禁发问:但在这里又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原来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相思”指弟兄之间的关怀,也就是指他对曹彰的悼念和对曹彪的思念。在陷入相思的苦痛之中,又面对着秋风、寒蝉、萧条的原野和西匿的白日。秋风没有温暖,寒蝉发出哀鸣,一派肃杀凄清景色。此外“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更引起诗人的无限伤感。归鸟有林可赴,孤兽有群可归,鸟兽尚且各自寻求归宿,然而曹植本人却无路可走,无家可归,从而产生人不如物的感触,这就是“感物伤我怀”。最后只能“抚心长太息”,拍着胸脯长叹罢了,现实生活,没有前途和希望。
  第五章共十四句,表现了曹植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章接触到写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作者深知,叹息没有什么用。好像上天安排的命运故意和他作对。这种念头是由曹彰暴死引起的。根本不会料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一道来到洛阳就突然死去了,落得“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彰如果死而有知,也会感到孤独寂寞的。其实这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曹彰之死,使曹植感到前途未卜,命运难料,不免产生兔死狐悲的颓丧情绪。曹彰突然间就死去,活着的人身体也渐渐衰弱下来。人生一世,只不过像早晨的露水那样,太阳出来一照就干了。而且进入晚年,时光流逝更快得惊人。诗人又自知不如金石长寿,只能叹息悲伤。曹植写作此诗时年龄不过32岁,正在有为的壮年,然而居然认为“年在桑榆间”,到了人生的暮年,这种反常的心理,是他对个人命运难以把握的反映。“人生如朝露”或“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二首》),为汉代末年士大夫中较为流行的思想。《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就有“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诗句,但较之曹植的忧愤深广就显得肤浅得多了。
  第六章共十二句,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上一章诗表现的是由曹彰之死引起的悲愤,感人肺腑,催人落泪。然而一味沉湎于忧伤之中,于身无益,于事无补。曹植清醒地知道“心悲动我神”,因而毅然“弃置莫复陈”,不能陷入忧伤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诗人抖擞精神振作起来,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受了曹植的启发。情绪的由低沉而变得昂扬,使诗的情调也变得开朗豪迈了。下面“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是对曹彪的开导。告诉他:弟兄之间的情谊如果没有减弱,离得远了情份反倒会日益亲密。不一定要像后汉姜肱那样,和弟弟常常共被而眠才算表示深情。言外之意是说对这次途中没得同行不要介意。如果因此而得病,那就是失掉了大丈夫的气概而沉溺于儿女之情了。和上文所引的王勃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个意思。话是这样说,但诗人还是不能从沉重的忧愤之中完全解脱出来,因此末二句“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情绪又急转直下,曹彰的暴死以及由此产生的兄弟残杀的恐怖阴影是永远不能忘怀和消除的。
  最后的第七章共十二句,在赠诗惜别的情意之中,表示了诗人对天命的怀疑和对神仙的否定。作者后半生形同囚禁,动辄得咎,生活没有乐趣,前途没有希望。经过这次“会节气”和归国途中受到的刁难,使他对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弟兄骨肉之间的权力之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还认为命运不好,“天命与我违”;如今知道“天命信可疑”了。似乎意识到,他的遭遇,不是上天意志的安排,而是人世斗争的产物。至于神仙,更是骗人已久了。汉末建安时期,求仙之风很盛行,曹操的诗有一半是描写神仙世界的。曹植也有不少游仙题材的诗。略早于建安产生的《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里也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抒写。曹植对神仙的虚无有所认识,不能不说是一种觉悟。曹植感到“变故在斯须”,顷刻之间就会发生曹彰暴死的惨剧。那么,人生百年,谁能把握不了,曹丕随时都可能加害于他,所以他说“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不然,和年青的兄弟分手是不会有诀别之感的。在这作者看来是生离死别的时刻,只能祝愿对方保重身体,并且互相祝福而已。诗人与白马王曹彪最后洒泪而别。
  《赠白马王彪》一诗,直接反映的是曹植对曹丕手下的鹰犬爪牙的仇恨和愤慨,实际是对其兄曹丕对他们弟兄残酷迫害的抗议。
  这首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曹彰之死有如一个阴影笼罩全篇,由此构成的悲剧气氛,在序文和一、五、六、七各章里都反覆渲染,突出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中间“欲济川无梁”,“中途绝无轨”,“欲还绝无蹊”的“三无”,把作者走投无路,进退失据,悲愤交加的境遇和心情联结起来,并使文气贯通,前后勾连,全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全诗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章之间运用辘轳体有密切的关系。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古代《诗经》中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既醉》两篇;乐府诗《平陵东》、《西洲曲》都运用了这种形式。《赠白马王彪》除第一章和第二章没有使用辘轳体(《古诗源》把第一章和第二章视为一章)之外,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二章的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的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蹰亦何留”,下皆仿此。这种手法能够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此诗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际是抒情。第四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诗中的寒蝉、归鸟、孤兽都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冷落空旷的秋季原野,也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形象再现。
  另外,恰当的比喻也是此诗的特色之一。作者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些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

赠白马王彪并序相关古诗词

  • ·古诗《文赋》--  《文赋》作者为魏晋文学家陆机。其古诗全文如下: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
  • ·古诗《赠秀才入军》--  《赠秀才入军》作者为魏晋文学家嵇康。其古诗全文如下: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注释】   ①兰圃:有兰草的野地。   ②秣马:饲马。   ③磻: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叫做弋,在系箭的丝绳上加系石块叫做磻。皋:水边地。这句是说在皋泽之地弋鸟。   ④纶:指钓丝。   ⑤...
  • ·古诗《杂诗·南国有佳人》--  《杂诗·南国有佳人》作者为东汉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注释】   ①南国:古代泛指江南一带。容华:容貌。    ②湘沚:湘水中的小洲。湘水在湖南,入洞庭湖。沚,水中小洲。朝游北岸,夕宿湘沚,是以湘水女神自喻,应取意于屈原《九歌》。此句一作“日夕宿湘沚&rd...
  • ·古诗《美女篇·美女妖且闲》--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作者为东汉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
  • ·古诗《酌贪泉·古人云此水》--  《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作者为东汉文学家吴隐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前言】   《酌贪泉》是东晋诗人吴隐之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吴隐之为官的清廉。前两句描写喝了贪泉的泉水变得贪婪的传说。后两句描写吴隐之喝了贪泉的泉水后为官清廉的志向。   【注释】   ⑴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
  • ·古诗《冬十月·孟冬十月》--  《冬十月·孟冬十月》作者为东汉文学家曹操。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前言】   《冬十月》出自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朱干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虽...
  • ·古诗《明月上高楼》--  《明月上高楼》作者为东汉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赏析】   首两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运用了“兴”的手法带出女主角的背景:明月高照,思妇独...
  • ·古诗《见志诗二首其一》--  《见志诗二首其一》作者为东汉文学家郦炎。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前言】   《见志诗二首》是东汉诗人郦...
  • ·古诗《赠白马王彪并序》--  《赠白马王彪并序》作者为魏晋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
  • ·古诗《悼亡诗三首》--  《悼亡诗三首》作者为魏晋文学家潘安。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
  • ·古诗《四时·春水满四泽》--  《四时·春水满四泽》作者为魏晋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翻译】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秋月朗照,明亮的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严寒中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   【赏析】   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
  • ·古诗《思旧赋·将命适于远京兮》--  《思旧赋·将命适于远京兮》作者为魏晋文学家向秀。其古诗全文如下: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
  • ·古诗《酬刘柴桑》--  《酬刘柴桑》作者为魏晋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
  • ·古诗《青阳渡》--  《青阳渡》作者为魏晋文学家乐府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翻译】   青青的荷叶覆盖着碧绿的潭水,鲜艳的荷花娇艳欲滴。她的根和叶都紧紧连接,莲花盛开,正象征着那人间的情侣,终久相伴。   【赏析】   荷www.Slkj.oRG花的美在于人们赋予她的美好涵义。(芙蓉是荷花的别名)由于乐府诗并没有记载作者的具体资料,这首诗的背景及隐含深意也...
  • ·古诗《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作者为魏晋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前言】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是陶渊明晚年六十三岁的作品,写后两月后逝世了。诗人假设自己死后亲友的情况,既表达自己...
  • ·古诗《吴孙皓初童谣》--  《吴孙皓初童谣》作者为魏晋文学家乐府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前言】   《吴孙皓初童谣》是三国时代东吴百姓反对吴王孙皓(公元264至280年在位)迁都武昌而作的歌谣,在当时的东吴百姓中广泛流传。作者姓氏至今已然失传,但几千年来没有影响此歌谣传诵古今,经久不衰。   【翻译】   孙皓,三国时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即位不久,迁都武昌...
  • ·古诗《怨歌行·为君既不易》--  《怨歌行·为君既不易》作者为魏晋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
  • ·古诗《赠白马王彪并序》--  《赠白马王彪并序》作者为魏晋文学家曹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