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第一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⒈学:学习
  ⒉而:而且,并
  ⒊亦:也,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⒋时:按时
  ⒌习:坚持,实践
  ⒍之:代词,这里指学到的知识或技能。
  【翻译】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第二则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第三则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学:学习
  而:但是,表转折
  思:思考
  罔:迷惑
  殆:在学习上陷入困境
  【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第四则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赏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wwW.SlKJ.OrG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则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赏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第六则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论语六则相关古诗词

  • ·古诗《咏田家·二月卖新丝》--  《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聂夷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前言】   《咏田家》是唐代诗人聂夷中的作品。这是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全诗八句四十字,展示了唐末农民遭受的严重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广大贫苦农民的深切关怀与同情。这首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高超...
  • ·古诗《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  “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出自《大龙湫》,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
  • ·古诗《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  “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出自《大龙湫》,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
  • ·古诗《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出自《与友人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
  • ·古诗《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出自《与友人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
  • ·古诗《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出自《与友人书》,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wWW.SlKJ.OrG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rd...
  • ·古诗《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出自《病梅馆记》,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
  • ·古诗《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出自《宋词三百首》,其诗人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前言】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是...
  • ·古诗《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第一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⒈学:学习   ⒉而:而且,并   ⒊亦:也,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⒋时:按时   ⒌习:坚持,实践   ⒍之:代词,这里指学到的知识或技能。   【翻译】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
  • ·古诗《小隐自题》--  《小隐自题》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逋。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前言】   《小隐自题》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的是隐居的情趣。前四句写景,以竹、树所绕,点出“吾庐”的清深之趣;对“鹤闲”“蜂懒”细致入微的描绘,烘托了诗人的...
  • ·古诗《羽林郎昔有霍家奴》--  《羽林郎昔有霍家奴》作者为东汉文学家辛延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
  • ·古诗《点绛唇·金谷年年》--  《点绛唇·金谷年年》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逋。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前言】   《点绛唇·金谷年年》是北宋词人林逋的作品。词中蕴含著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
  • ·古诗《相思令·吴山青》--  《相思令·吴山青》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林逋。其古诗全文如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前言】   《相思令·吴山青》为北宋词人林逋所作,词写两情相悦的男女双方难舍难分的送别以及别后的刻骨相思,体验真切、构思新颖,足见有感而发。   【注释】   ①吴山:指钱塘江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吴国。越山,钱塘江南岸...
  • ·古诗《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冯延巳。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前言】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为南唐诗人冯延巳所著,这首词运用比喻、起兴的手法,通过描写蝶燕双飞之乐,表达自身孑然无侣的孤独之感。   【注释】   ①纵有:纵使有   ②笙歌:笙...
  • ·古诗《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冯延巳。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赏析】   从这首词的结尾“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人们会知道它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从全词的内容看,也的确如此。而除了闺怨之外,这首...
  • ·古诗《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出自《观月》,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
  • ·古诗《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出自《观潮》,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
  • ·古诗《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第一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⒈学:学习   ⒉而:而且,并   ⒊亦:也,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⒋时:按时   ⒌习:坚持,实践   ⒍之:代词,这里指学到的知识或技能。   【翻译】   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