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偈·菩提本无树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慧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四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前言】
  《菩提偈》是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由唐代和尚慧能所作,属于五言绝句。其中前两首偈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第三首偈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流传甚广;第四首着重讲修行方法。
  【注释】
  (1)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2)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wwW.SlKJ.orG。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1]
  (3)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4)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这个问题,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引起长期争论。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华严宗更把“有情”众生的佛性与“非情”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5)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6)玄:佛教术语,这里是指玄妙的佛教理想。《信心铭》:“不识玄者,徒劳念佛。”对于佛教徒来说,通晓玄机,是至关重要的。
  (7)西方:佛教术语,指净土所在的极乐世界。过去,佛教徒认为:东方日出,是万物滋生之地;西方日落,才是万物终归之处。因此,传统的教义都认定佛教徒要以西方(或称西天)为其归宿。惠能的这个观点,实是对西方“净土”的否定,为“顿悟”成佛提供了理论根据。
  【赏析】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1]
  第二首偈,也是惠能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也即“自性”的清净,这是佛教徒坚信能到达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观条件。该偈亦见于敦煌写本《坛经》,但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当属衍文。特别是前两句,虽调换了“身”、“心”二字的位置,实际也是重复神秀的话,不应视为惠能的思想。[2]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误解,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郭朋认为:“《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3]
  第四首偈,见于《大正藏·坛经》,着重讲修行方法。《坛经》第三十五节,惠能引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接着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坛经》第三十六节说:“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二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第五十三节又说:“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反复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是惠能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能达到目的。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相关古诗词

  • ·古诗《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嘉佑。其古诗全文如下: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翻译】   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篱笆院落,颓败的江村景象让人触目惊心。因为少有人迹,路边的野花看上去颜色惨淡;频繁的春雨,使鸟鸣听上去也满含寒意。上官才刚刚上任,我也还没有辞官而去。今年春天,首要的任务是...
  • ·古诗《秋凉闲卧》--  《秋凉闲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   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翻译】   夏末的时候白天尤其的长,早秋的凉爽天气还没形成气候,带着露珠的荷花散着清香,稀疏的竹子更显风韵。闲着无聊整日躺在家里wWw.SlKJ.orG,年老多病没人关心探望。早上的门前,落下的槐树花铺满地面都有一寸深。...
  • ·古诗《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  《观游鱼·绕池闲步看鱼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前言】   《观游鱼》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表现了同时喜欢鱼却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观游鱼》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
  • ·古诗《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前言】   《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
  • ·古诗《春日偶吟》--  《春日偶吟》作者为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举时。   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   【前言】   《春日偶吟》中国清代诗人袁枚所作。这是一首即景诗,诗中描绘了一位看棋迷全神贯注的形象,刻画了棋迷有时欢欣有时焦急的心理状态。   【注释】   ⑴楚汉:在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空隙区,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作为红方和...
  • ·古诗《宿云际寺》--  《宿云际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干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前言】   《宿云际寺》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夜宿云际寺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在云际寺的见闻、感悟,通过对寺僧、小鹿以及山林的描写,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的融洽,流露出了诗...
  • ·古诗《碧涧驿晓思》--  《碧涧驿晓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前言】   《碧涧驿晓思》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用倒装手法,写出作者夜宿碧涧驿中于翌日清晨初醒时的瞬间感触与情思。全诗几乎通篇写景,结构似续似断,语言柔婉绮丽,别具一种朦胧淡远的情致与韵味,反映出诗向词演化的迹象。   【注释】   ⑴碧涧驿:驿站名,具体所...
  • ·古诗《巫山神女庙》--  《巫山神女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赏析】   巫山,在重庆巫山县东。神女庙,巫山上有神女峰,峰下有神女庙。诗人游览巫山神女庙,有感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借此加以想象,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神女峰的佳章。   仰望巫山,十二...
  • ·古诗《菩提偈·菩提本无树》--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慧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四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前言】   《菩提偈》是诠释佛教教义的
  • ·古诗《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唐伯虎。其古诗全文如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
  • ·古诗《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
  • ·古诗《香山寺二绝》--  《香山寺二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其二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做此山僧。   【前言】   《香山寺二绝》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所题写的二首绝句。该诗描写了诗人晚年隐居于香山寺之后的平淡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散、恬淡...
  • ·古诗《感春·日暖自萧条》--  《感春·日暖自萧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前言】   《感春》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首联写的是初春时节,大地还是一派萧条景象;颔联写的是春天家中院内的景象;颈联诗人渴盼祥瑞、攘避凶灾的美好祝福;尾联写诗人拿起胡琴来排遣胸中的遗恨,将满...
  • ·古诗《细雨·帷飘白玉堂》--  《细雨·帷飘白玉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前言】   《细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选取雨季来临时的一幕落笔,以神奇丰富的的想象摹写了初秋蒙蒙细雨迷人的情状,意境优美,尤具韵致。   【注释】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
  • ·古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前言】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全诗八句共四十个字,是在渤海王子学成归国,作者热情相送时所作。   【注释】   ⑴渤海:即渤海王国,公元698年(武周圣历元年)大祚荣建立的以粟末...
  • ·古诗《清明日·清娥画扇中》--  《清明日·清娥画扇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前言】   《清明日》是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抒写了清明日那天的自然美景、节日气氛以及人们的喜悦心情。   【注释】   ⑴清娥:一作“清蛾”。清,不仅写娥美...
  • ·古诗《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尺深红蒙曲尘》--  《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尺深红蒙曲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前言】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两首乐府词,从内容上看属于情诗,在语言修辞方面,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注释】   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
  • ·古诗《菩提偈·菩提本无树》--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慧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其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四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前言】   《菩提偈》是诠释佛教教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