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斋拾银

  文言文《畏斋拾银》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封识:封存的标记。
  利:以为利,贪图。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俟:等待。
  南来:到南方来。
  日:日后
  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恐:担心
  遂:于是,就
  【翻译】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wwW.SLKJ.ORg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感激的离开。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官吏)离开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畏斋拾银相关古诗词

  • ·古诗《治水必躬亲》--  文言文《治水必躬亲》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
  • ·古诗《廉颇思赵》--  文言文《廉颇思赵》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注释】   数:屡次   复得:再起用   于:被   尚:还   毁:诽谤,说坏...
  • ·古诗《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  文言文《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夏玑吴县人,父尝夜坐凭窗,月阴中,见一白晰少年醉行,父曰:“谁家嗜狂药若此?”逼近叩门,乃玑也,父置不言。后登第,赴选,父戒以前日状,遂受严教,终身不饮酒。后为河南道御史,焚黄先茔,抚军亲诣茔前,酌酒半卮以庆,且曰:“荣先矣,可饮此,九泉之下,已乐有荣封,少辍戒,无伤也。”玑流涕却之,卒不饮!   【翻译...
  • ·古诗《赈灾》--  文言文《赈灾》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
  • ·古诗《燕昭王招贤》--  文言文《燕昭王招贤》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
  • ·古诗《早慧儿》--  文言文《早慧儿》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季直早慧,愍(mǐn)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子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   【注释】   1、慧:聪慧。   2、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   3、愍祖:陶季直的祖父,宋时任广州刺史。   4、尝:曾经。   5、函:...
  • ·古诗《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出自文言文《读书三余》,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ldqu...
  • ·古诗《读书三余》--  文言文《读书三余》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
  • ·古诗《畏斋拾银》--  文言文《畏斋拾银》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
  • ·古诗《秀才何岳号畏斋》--  “秀才何岳号畏斋”出自文言文《畏斋拾银》,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
  • ·古诗《王烈以德威人》--  文言文《王烈以德威人》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
  • ·古诗《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出自文言文《王烈以德威人》,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
  • ·古诗《艾子有孙》--  文言文《艾子有孙》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概╦i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tuán)雪而嬉,艾子见之,褫(chǐ)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
  • ·古诗《约法三章》--  文言文《约法三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
  • ·古诗《曾子衣敝衣以耕》--  文言文《曾子衣敝衣以耕》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   1衣(yì):穿...
  • ·古诗《王羲之题扇》--  文言文《王羲之题扇》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注释】   ①棐(fēi)几:用榧木做...
  • ·古诗《盲人过桥》--  文言文《盲人过桥》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已(通“矣”)。过者告之曰:“毋(通“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shěn)三声,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通“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
  • ·古诗《畏斋拾银》--  文言文《畏斋拾银》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