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

  文言文《矛与盾》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诗文如下:
   【前言】
  《矛与盾》出自韩非子著作,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1、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誉:赞誉,夸耀。
  4、曰:说,讲。
  5、吾:我。
  6、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
  7、或:有人。
  8、以:使用;用。
  9、子:您,对人的尊称。
  10、何如:怎么样。
  11、应:回答。
  12、利:锋利,锐利。
  13、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14、弗能:不能。
  15、之:的。
  16、鬻(yù):卖
  17、者:的人
  18、莫:没有什么
  19、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
  【翻译】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www.slKJ.ORg。”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矛与盾相关古诗词

  • ·古诗《刻舟求剑》--  文言文《刻舟求剑》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曰:“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
  • ·古诗《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
  • ·古诗《萧何追韩信》--  【前言】   《萧何追韩信》,是一篇历史故事,文章涉及最为关键的是人才问题。汉王刘邦遭楚王忌讳,被远封巴蜀和汉中,身处不利境遇。而汉王对现状极其不满,一心养精蓄锐,和楚王项羽再争天下。正当用人之际,萧何突然出走,故事在这里设置悬念 堂堂一个丞相为何也出走当萧何回来说出原因顺势引出主要人物韩信,故事由此开始;汉王听从萧何建议,欲拜韩信为大将,故事继续发展;但在拜封仪式上,君相又出现矛盾,...
  • ·古诗《公冶长背诺》--  文言文《公冶长背诺》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ls...
  • ·古诗《钟毓、钟会少有令誉》--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②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④面何以有汗?”毓对曰:“_____A_______。”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_____ B _____。” 【注】①令誉:好的名声。②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③敕:皇帝召见。④卿:古时帝王对...
  • ·古诗《陆文学自传》--  “陆文学自传”出自古诗《小学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羽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惸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予答曰...
  • ·古诗《濠州定远县一弓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又有人曾遇强寇...
  • ·古诗《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乎?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且谏秦君曰:“段干...
  • ·古诗《矛与盾》--  文言文《矛与盾》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矛与盾》出自韩非子著作,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
  • ·古诗《鹬蚌相争》--  文言文《鹬蚌相争》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语出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拑其喙...
  • ·古诗《黔之驴》--  文言文《黔之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黔之驴》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一九。而《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
  • ·古诗《始得西山宴游记》--  文言文《始得西山宴游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原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
  • ·古诗《钴鉧潭记》--  文言文《钴鉧潭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文中通过记叙钴鉧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原文】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
  • ·古诗《袁家渴记》--  文言文《袁家渴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袁家渴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的散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五篇。文章写景中夹以抒情,情景交融,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贬谪永州、待罪南荒的欲言又止、欲罢无能的凄苦的心境和对无限广阔、无限自由的美好环境的追求,抒发了他对丑恶现实的愤懑之情。   【原文】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
  • ·古诗《石渠记》--  文言文《石渠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石渠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六篇。文章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表达了作者探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以抒发胸中积郁之气的感情。   【原文】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
  • ·古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
  • ·古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原文】   舜发于畎...
  • ·古诗《矛与盾》--  文言文《矛与盾》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前言】   《矛与盾》出自韩非子著作,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