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高启代表作品:
  《春暮西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寻胡隐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翻译】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优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

  《黄氏延绿轩》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高启。其全文如下: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翻译】
  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江边丛生的草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下雨过后打开帘,满野春色一齐涌进房中来。

  《梅花》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客中忆二女》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牧牛词》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翻译】
  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http://wWw.SLKJ.ORG/a/gaoqi.html,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卖花词》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馀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晚次西陵馆》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回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清 明呈馆中诸公》作者为元朝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作者为明朝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翻译】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吊岳王墓》作者为明朝文学家高启。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高启相关信息

  •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
  •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时人常将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或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
  •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佑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着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 ·《郭震》--  郭震(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唐朝名将、宰相。   郭震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在担任凉州都督期间,郭震加强边防,拓展疆域,大兴屯田,使凉州地区得以安定、发展,更兼任安西大都护。后来,郭震因反对朝廷引吐蕃兵攻打娑葛,得罪宰相宗楚客,被诬“有异图”,险遭陷害。   673年(咸亨四年),年仅...
  • ·《马戴》--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曲阳)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马戴(~0799-~0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屡试不第,到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才中进士。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在太原幕中掌书记,因直言得罪被贬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官至太常博士。工诗属文,诗凝炼秀朗,含思蕴藉,饶有韵致,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诗风与贾岛相近,严羽认为其律...
  •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大全》--  注:有的省份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而有的省份则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本页面仅以小学六年进行小学古诗归纳。且各省教材有所不同,仅以“人教版”为参考标准。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共计6篇。点击查看: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下册:《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大全》--  注:有的省份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而有的省份则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本页面仅以小学六年进行小学古诗归纳。且各省教材有所不同,仅以“人教版”为参考标准。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共计4篇。点击查看: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上册:《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宋朝诗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大全》--  注:有的省份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而有的省份则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本页面仅以小学六年进行小学古诗归纳。且各省教材有所不同,仅以“人教版”为参考标准。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共计4篇。点击查看: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下册:《咏柳》 《春日》 《乞巧》 《嫦娥》   《咏柳》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
  • ·《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范阳(治今河北涿州市)人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县级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
  •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
  • ·《张舜民》--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之姊陈师道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佑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佑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
  •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
  • ·《施肩吾》--  施肩吾为人名,主要有名的同名人物有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今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人,施肩吾,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九江(一说湓浦)人。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于睦州府桐庐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施家村(因历史划归后为杭州市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为唐代著名诗...
  •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
  • ·《吕本中》--  吕本中 (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