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奉诏撰《齐书》,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后宋朝人为区别萧子显的《南齐书》改为《北齐书》。
  七岁能属文。隋时,袭父德林爵,为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炀帝衔之,夺爵还乡里http://wWw.SLKJ.ORG/a/5874.html。唐太宗重其名,拜中书舍人,授太子右庶子。卒谥曰康。百药藻思沉郁,尤长五言。虽樵童牧子,亦皆吟讽。及悬车告老,穿池筑山,文酒谭咏,以尽平生之志。诗一卷。
  李百药的作品:
  《秋晚登古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渡汉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
  水激沉碑岸,波骇弄珠皋。
  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
  溜阔霞光近,川长晓气高。
  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风毛。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途中述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
  伊余何为客,独守云台中。
  途遥已日暮,时泰道斯穷。
  拔心悲岸草,半死落岩桐。
  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
  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难通。
  丈夫自有志,宁伤官不公。

  《郢城怀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陆。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谷。
  大搜云梦掩,壮观章华筑。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南风忽不竞,西师日侵蹙。
  运圯属驰驱,时屯恣敲朴。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狐兔时游践,霜露日沾沐。
  钓渚故池平,神台层宇覆。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迁,悲哉年祀倏。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晚渡江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
  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
  索索风叶下,离离早鸿度。
  丘壑列夕阴,葭菼凝寒雾。
  日落亭皋远,独此怀归慕。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沉碑影,曲溆丽珠光。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谒汉高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纂尧灵命启,灭楚馀闰终。飞名膺帝箓,沈迹韫神功。
  瑞气朝浮砀,祥符夜告丰。抑扬驾人杰,叱咤掩时雄。
  缔构三灵改,经纶五纬同。干戈革宇内,声教尽寰中。
  运谢年逾远,魂归道未穷。树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宫。
  沐兰祈泗上,谒帝动深衷。英威肃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萧索阴云晚,长川起大风。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总辔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烟暇共掩映,林野俱萧瑟。
  楚塞郁不穷,吴山高渐出。
  客行殊未已,沐澡期终吉。
  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馆宇肃而静,神心康且逸。
  伊我非真龙,勿惊疲朽质。

  《和许侍郎游昆明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神池望不极,沧波接远天。
  仪星似河汉,落景类虞泉。
  年深平馆宇,道泰偃戈船。
  差池下凫雁,掩映生云烟。
  浪花开已合,风文直且连。
  税马金堤外,横舟石岸前。
  羽觞倾绿蚁,飞日落红鲜。
  积水浮深智,明珠曜雅篇。
  大鲸方远击,沉灰独未然。
  知君啸俦侣,短翮徒联翩。

  《赋得魏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炎运精华歇,清都宝命开。
  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玄武疏遥磴,金凤上层台。
  乍进仙童乐,时倾避暑杯。
  南馆招奇士,西园引上才。
  还惜刘公干,疲病清漳隈。

  《赋礼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玉帛资王会,郊丘叶圣情。
  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籯。
  盘薄依厚地,遥裔腾太清。
  方悦升中礼,足以慰馀生。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化历昭唐典,承天顺夏正。
  百灵警朝禁,三辰扬旆旌。
  充庭富礼乐,高宴齿簪缨。
  献寿符万岁,移风韵九成。

  《奉和初春出游应令》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寄杨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公子盛西京,光华早著名。
  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
  高阁浮香出,长廊宝钏鸣。
  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秦晋积旧匹,潘徐有世亲。
  三星宿已会,四德婉而嫔。
  云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年华与妆面,共作一芳春。

  《雨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晚来风景丽,www.sLkj.Org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文德皇后挽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李百药相关信息

  • ·《上官仪》--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家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高宗和武皇后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
  • ·《王绩》--  王绩【jì】(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唐初诗人王勃是他的侄孙。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初唐时,曾官太乐丞,后弃官隐居于故...
  • ·《许敬宗》--  许敬宗(592-672年9月20日),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少有文名,隋大业中,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入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许敬宗即参加李密瓦岗起义军,为元帅府记室。瓦岗军失败后降唐。后唐太宗闻其名,召为文学馆学士。公元634年(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不久改中书舍人。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因完成武德、贞观两朝《实录》封高阳县男,权检校黄门侍郎。公元645年(贞...
  • ·《杨师道》--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隋文帝族侄观王杨雄之子。杨雄和高颎、虞庆则、苏威在隋朝初年并称四贵,杨师道的哥哥杨恭仁历事隋唐二朝,并且是唐高祖的宰相。   隋末大乱,杨师道在东都洛阳曾一度被王世充扣留。之后,杨师道离开洛阳,投奔在长安建立唐朝的李渊。621年九月,东突厥入侵灵州(今宁夏灵武),杨师道为灵州总管,击破东突厥的进攻。622年九月,交州刺史权士通、弘州总管宇文歆、灵州总管杨师道在三观山...
  • ·《褚亮》--  褚亮字希明,(560-647)唐大臣,杭州钱塘人。善诗文,博览图史,陈、隋时即以诗才显名。曾仕陈、隋及薛举。入唐,太宗授为秦王府文学。设文学馆,与杜如晦等并为学士,命阎立本画像,他为之作赞文,号十八学士。常侍从太宗征战,多有进谏。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卒陪葬昭陵。   褚亮,唐代著名大臣,文学家。唐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年时机警敏捷,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善文工诗,喜交游名士。在陈隋时已有显名,十八岁仕...
  • ·《魏征》--  郑国文贞公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
  •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后唐中宗恢复唐朝,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李唐皇后的...
  •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
  • ·《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奉诏撰《齐书》,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后宋朝人为区别萧子显的《南齐书
  •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712年),并无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着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
  • ·《崔湜》--  崔湜,字澄澜,定州人。擢进士第,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附武三思、上官昭容,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俄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御史劾奏,贬江州司马。安乐公主从中申护,改襄州刺史。韦氏称制,复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为华州刺史http://wWw.SLKJ.ORG/a/6143.html,除太子詹事。景云中,太平公主引为中书令。明皇立,流岭外。以尝预逆谋,追及荆州,赐死。湜执政...
  •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
  •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
  • ·《李适》--  李适,雍州万年人。景龙中,为中书舍人,俄转工部侍郎。睿宗时,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被征至京师http://wWw.SLKJ.ORG/a/6313.html。及还,适赠诗,序其高尚之致,其词甚美,当时朝廷之士,无不属和,凡三百余人。徐彦伯编而叙之,谓之《白云记》,颇传于代。寻卒。   李适的作品: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适。其古诗全文如下:   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
  • ·《刘宪》--  刘宪(655年─711年),字元度,宋州宁陵人,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祖刘会,官至隋高阳郡功曹、益州绵竹令;祖刘举,唐左宗卫率府录事参军、潞州乡县令;父刘思立,考功员外郎。刘宪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武德、白水、伊阙三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外郎。天授中(公元691年),奉诏推按来俊臣罪,反为俊臣所构,贬潾水令。俊臣被杀后,宪擢为凤阁舍人。后为太仆少卿,兼修...
  • ·《苏颋》--  唐朝大臣、文学家。字廷硕,京兆武功(今今陕西武功)人。弱冠敏悟,举进士第,调乌程尉。武后朝,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胄曹参军,迁监察御史,转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与张说同以文章显,时号燕许大手笔。工书,尝撰并书唐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碑,在京兆武功。卒年五十八。《唐书本传、墨池编、金石录》   唐玄宗景云年间,袭封许国公,转中书侍郎。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八年,罢为礼...
  • ·《徐彦伯》--  徐彦伯(?—714),名洪,以字行,兖州瑕丘人。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皓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卒。   徐彦伯文章典缛,语言清丽沉凝,功力深厚;晚年好为强涩之体,颇为后进所效。题材上多闺愁思怨和应制侍宴之诗篇。代表作有《拟古三首》、《雪》、《春闺...
  • ·《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奉诏撰《齐书》,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后宋朝人为区别萧子显的《南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