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前言】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上片写伤春怀人的愁思,下片写伤春怀人的痴想。全词风格质朴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不论写景写情、写现实写回忆,都委婉细腻,情真意切。
  【注释】
  ⑴风入松:词牌名。词调名出自古琴曲《风入松》(相传为晋代嵇康所作)。
  ⑵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瘗:埋葬。铭,文体的一种。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⑶分携:分手,分别。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⑷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中酒:醉酒。“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中,读仄声也。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
  ⑸交加:形容杂乱。
  ⑹黄蜂:这里指蜜蜂。
  ⑺凝:凝聚。
  ⑻双鸳:成对的鸳鸯,是指一双绣有鸳鸯的女子鞋子,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翻译】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wWW.slkJ.Org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赏析】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像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首句四个字就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不由让读者生凄神憾魄之感。“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而来,意密而情浓。落花满地,将它打扫成堆,予以埋葬,这是一层意思;葬花后而仍不安心,心想应该为它拟就一个瘗花铭,瘐信有《瘗花铭》,此借用之,这是二层意思;草萌时为花伤心,为花堕泪,愁绪横生,故曰“愁草”,这是三层意思。词人为花而悲,为春而伤,情波千叠,都凝炼在此五字中了。“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是写分别时的情景。梦窗和情人在柳丝飘荡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为其词中常出现的意象。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是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人,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伤春又伤别,无以排遣,只得借酒浇愁,希望醉后梦中能与情人相见。无奈春梦却被莺啼声惊醒。这是化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之意。上阙是愁风雨,惜年华,伤离别,意象集中精炼,而又感人至深,显出密中有疏的特色。
  下阕写清明已过,风雨已止,天气放晴了。阔别已久的情人,不能忘怀。按正常逻辑,因深念情人,故不忍再去平时二人一同游赏之处了,以免触景生悲,睹物思人。但梦窗却用进一层的写法,那就是照样(依旧)去游赏林亭。于是看到“黄蜂频扑秋千索”,仿佛佳人仍在。“黄蜂”二句是窗梦词中的名句,妙在不从正面写,而是侧面烘托,佳人的美好形象凸现出来。怀人之情至深,故即不能来,还是痴心望着她来。“日日扫林亭”,就是虽毫无希望而仍望着她来。离别已久,秋千索上的香气未必能留,但仍写黄蜂的频扑,这不是在实写。陈洵说:“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
  结句“双鸳不到”,明写其不再惆怅。“幽阶一夜苔生”,语意夸张。不怨伊人不来,而只说“苔生”,可见当时伊人常来此处时,阶上是不会生出青苔来的,此时人去已久,所以青苔滋生,但不说经时而说“一夜,”由此可见二人双栖之时,欢爱异常,仿佛如在昨日。这样的夸张,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在情理上却是真实的。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相关古诗词

  • ·古诗《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前言】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此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
  • ·古诗《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  《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前言】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
  • ·古诗《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鉴赏】   孔巢父,少时苦学,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永王李璘起兵,辟署幕府,不应,隐迹民间,璘败,因此知名。广德(763-764)年间,李季卿宣慰河南、江淮,...
  • ·古诗《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  《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其古诗全文如下: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前言】   《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是唐代著名文人皇甫冉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门上人秉性高洁的赞美与钦佩之情,同时流露出了作者在仕与隐之间举棋不定的矛盾心理。   【注释】   1、垢:本义为沾在物体上的肮...
  • ·古诗《酬张继·怅望南徐登北固》--  《酬张继·怅望南徐登北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   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   【鉴赏】   这是一首酬和诗。诗前原有一篇小序,说明作诗的起因。皇甫冉于代宗大历(766-779)初在京城长安任左补阙,公元770年(大历五年)回老家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省亲。这时其好友张继(《枫桥夜泊》之作者》)正在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任转运...
  • ·古诗《送安律师》--  《送安律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其古诗全文如下: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   长路经千里,孤云伴一身。   水中应见月,草上岂伤春。   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   【前言】   《送安律师》是唐代著名文人皇甫冉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遥想一位高僧孤独、冷清地走过一路都是美景的行程,最后在空林禅定,表现诗人对孤寂的远行者不牵恃于物的敬羡,以及对其恐难绝情于物的不安。   ...
  • ·古诗《送魏十六还苏州》--  《送魏十六还苏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前言】   《送魏十六还苏州》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诗作。诗中一、二句实写,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三、四句虚写,写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以虚写实、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全...
  • ·古诗《送王司直》--  《送王司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冉。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前言】   《送王司直》是唐代作者皇甫冉所写的送别诗,这首诗是五言绝句。诗中诗人发自内心的祝愿,又流露出诗人蒙胧的不安与对又人深情的惜别。   【注释】   1、西塞:山名。西塞山有二:一在浙江吴兴县西南,一在湖北大冶县东。《水经注·江水》:“(黄石)山连延...
  • ·古诗《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前言】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
  • ·古诗《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前言】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计十二句六十字,表达了对浙江山水风物以及友人才干人品的赞美。   【注释】   ①...
  • ·古诗《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 ·古诗《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
  • ·古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前言】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金乡(今属山东)送别韦八回长安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抒写了作者西望京华、思君念国之意。全诗用语自然,构思奇特,形象鲜明,富...
  • ·古诗《送薛九被谗去鲁》--  《送薛九被谗去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
  • ·古诗《灞陵行送别》--  《灞陵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前言】   《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著作者对政局的忧虑。诗中运用灞水、紫...
  • ·古诗《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慎虚。其古诗全文如下: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前言】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在对暮秋的景色的描写中寄寓了滞留异乡的客愁和对故人孟浩然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以诗代书 ”诗人...
  • ·古诗《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慎虚。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前言】   诗题中的孟六,指孟浩然。刘慎虚与孟浩然是诗友,曾相互酬唱。江滔,未详其人。据诗意,江氏或是孟浩然的同乡,或者曾在孟浩然的家乡襄阳(今属湖北)一带为官。本篇诗是在孟浩然去世后,刘慎虚以诗代书,嘱友...
  • ·古诗《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前言】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