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言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学:学习
  而:但是,表转折
  思:思考
  罔:迷惑
  殆:在学习上陷入困境
  【翻译】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http://WWw.SlkJ.Org/b/21367.html,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启发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关古诗词

  • ·古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文言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三十而立打一字(谜底:莘)】...
  • ·古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指已经学习过或已经掌握的知识)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读解:   温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有四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
  • ·古诗《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  文言文《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
  • ·古诗《南歌子词二首》--  《南歌子词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前言】   《南歌子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两首乐府词,从内容上看属于情诗,在语言修辞方面,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注释】   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 ·古诗《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出自文言文《芋老人传》,其含义如下:   【原文】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
  • ·古诗《芋老人传》--  文言文《芋老人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芋老人传》是清代文学家周容的一篇散文,选自《春洒堂文集》。文中讲述的故事是,一位老翁用煮熟的芋头来招待贫寒的书生,书生觉得芋头的味道十分香甜,吃饱以后,立誓不忘老翁的恩情。后来他做了高官,还当上了宰相,但厨师所煮的芋头却让他觉得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香甜。他便将昔日的恩人接到京城来,想要报答,老翁却告诉他说,味道...
  • ·古诗《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出自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其含义如下: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
  • ·古诗《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出自文言文《匡衡凿壁借光》,其含义如下:   【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
  • ·古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言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古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文言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原文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古诗《葛洪苦学》--  文言文《葛洪苦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葛洪,丹阳人,贫无僮仆,篱落不修,常披榛(zhēn)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jí)徒步,不远千里,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所写皆反覆,人少能读之。   【注释】   葛洪:东晋人,我国古代著名化学家。   丹阳:古地名,今江苏丹阳市。   篱落:篱笆。   榛:杂乱的草木。   排:推开。   负笈:背著书箱。   披:用手分...
  • ·古诗《靖郭君将城薛》--  文言文《靖郭君将城薛》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
  • ·古诗《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文言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原文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
  • ·古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文言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
  • ·古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文言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出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用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吃一堑,长一智”要区分开,后者指的是“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是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   【典...
  • ·古诗《过庭录》--  文言文《过庭录》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   (1)《岳阳楼记》:作者范...
  • ·古诗《滕子京负大才》--  “滕子京负大才”出自文言文《过庭录》,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翻译】   滕子京...
  • ·古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言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